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公证+服务递增 法治红利更有感——辽宁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交出亮眼答卷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25-11-28 08:56

  鞍山市民谢女士为卧床父亲办理房屋过户公证时犯了难,彰武县公证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次日便加急出具公证书,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这温暖一幕,正是辽宁省“公证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的生动缩影。

  从证明材料“瘦身”29.3%到当日出证常态化,从“跨省通办”扩容到远程视频公证普及,从传统业务升级到新型服务拓展……2023至2025年,省司法厅锚定“减证便民、提速增效、规范优质”目标,出台9项政策文件,办理公证法律事项超109万件,推动公证服务从“基础保障”到“品质升级”的跨越式发展,让法治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

头题图,省公证处公证员为办理公证业务的市民答疑解惑。 本报记者 沙兴淼 摄

省公证处公证员为办理公证业务的市民答疑解惑   本报记者  沙兴淼  摄

  筑基开局

  “减证”破冰绘就便民蓝图

  2023年作为行动启动年,我省以“破壁垒、建机制、优基础”为抓手,打响公证服务优化“第一枪”。聚焦“减证便民”核心,全面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管理,果断删减不必要证明材料116项,降幅达29.3%,从根源上破解循环证明、无谓证明等民生痛点。创新推行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明确四类无需提交证明的情形,涵盖11项具体公证事项,通过“承诺替代证明”大幅减轻企业和群众举证负担。辽宁省公证协会出台专项通知,要求各公证机构公示适用范围,让群众清晰知晓“承诺即免交”的具体内容。

  深化推进

  数字赋能激活服务效能

  2024年,我省以“扩范围、提效率、强服务”为核心,围绕“快”字做文章,推动公证服务从“落地”向“见效”加速转变。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出台《辽宁省“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构建全方位提速增效体系。

  这一年,办证效率显著提升。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的公证事项实现当日出证,复杂事项办理期限缩短至5至7个工作日内。沈阳宏瑞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00盏太阳能路灯出现质量问题时,辽宁诚信公证处组建三组人员连夜排查,仅用两天就完成证据保全,为企业维权争取宝贵时间。

  服务模式持续拓展。“一证一次办”“一事一站办”全面推进,全年办理“公证+不动产”“公证+领事认证”等联动业务超8.7万件,远程视频公证突破2.1万件,出具电子公证书13万余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同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推进全省统一公证业务系统建设,畅通与法院、住建等部门数据共享渠道,数字赋能让服务更高效。通过机构合并、增设办证点等方式,有效解决县域公证机构“小散弱”问题,满足群众“就近办”需求。

  收官提质

  规范升级筑牢公信根基

  2025年作为收官之年,我省以“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为抓手,从服务方式、业务领域、执业监管、队伍建设四大维度全面提质,让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在沈阳某居民小区管网工程中,沈阳公证处对路面打钻取样过程办理保全证据公证,为工程质量争议解决留存关键依据,凸显公证行业社会价值。这一年,服务企业发展举措更精准,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公证法律服务清单,涵盖29项涉企服务,通过宣传片、宣传资料扩大知晓率;“跨省通办”事项从4项扩至6项,28家公证处实现与民政等部门联网查询,“身后一件事”纳入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替代群众跑腿。

  业务领域创新步伐加快。“公证+行政执法”“公证+金融”“公证+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型服务模式落地,办理相关业务超4000件;41家公证机构与法院、检察院签订合作协议,深度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大连、盘锦等地公证调解中心入驻法院,累计受理纠纷超3100件;64家具有涉外资格的公证处依托法务区等平台,提供“一站式”涉外服务,助力辽宁企业“走出去”。

  从“减证便民”到“提质增效”,辽宁公证服务三年行动交出亮眼答卷。下一步,省司法厅将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加快全省统一公证业务系统建设,拓展新型服务模式,推动公证行业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法律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