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庭为我们老两口解决了困扰多时的难题,治好了‘心头病’。”近日,年逾六旬的朱大娘将一面写有“彰显法律公正 维护人民利益”的锦旗专程送到康平县人民法院张强人民法庭,交到庭长田芝涛手中,表示感谢。
这起纠纷的当事人纪大爷与朱大娘是某村的一对老夫妻。纪大爷早年携妻带子外出打工,将一家三口名下的家庭承包地无偿交给了留在村里的三弟经营管理。时至暮年,纪大爷与朱大娘商量返回家乡依靠耕种维持基本生活。
但当老两口向三弟提出返还当初委托其经营的土地时,却遭到了拒绝。更让纪大爷忧心的是,其三弟已在未经他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中一部分土地与大哥进行了互换。朱大娘为此多次奔波,寻求相关部门帮助协调,但几次调解均因分歧较大未能成功。
无奈之下,纪大爷一纸诉状将三弟诉至法院。受案后,田芝涛仔细查阅案卷,认为简单判决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使兄弟亲情难以弥合。于是,他多次深入村庄走访,详细了解案涉土地代管经过及互换的具体情况,组织双方数次“背靠背”和“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田芝涛向纪大爷的三弟和大哥释明法律规定,讲清家庭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属于纪大爷一家,长期无偿代管是基于亲情,但不能因此剥夺原承包户收回土地的权利,纪大爷回到家乡,作为兄弟更应当多多帮衬。
经过田芝涛的反复沟通与疏导,兄弟三人都意识到了亲情的可贵与法律的严肃性,达成了和解协议:三弟同意返还其代管的纪大爷家的承包地,涉及与大哥互换的部分,也一并妥善解决。纪大爷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家的土地,兄弟之间也冰释前嫌,压在心里的石头得以落地。
案件圆满解决,老两口的脸上重现了笑容。这起家庭土地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是张强法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也彰显了人民法庭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