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法律高深难懂,现在司法所的同志把党课和法律知识一起讲,还帮咱化解矛盾,真是收获满满!”近日,在“法治进乡村”活动现场,台安县高力房镇一名党员拿着《法律进农村》宣传册,向法宣人员竖起大拇指。今年以来,台安县创新推出“法宣+”融合模式,以“法宣+党建”强根基、“法宣+调解”化矛盾、“法宣+咨询”解难题、“法宣+服务”暖民心,让法治宣传从“单向灌输”变为“多元互动”,在服务群众中传递法治温度。
法宣+党建
红色课堂里学法律
“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民法典有啥关联吗?党员不仅要守纪律,更要带头尊法学法……”在台安县司法局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政治处负责人结合典型案例,为同事们讲解党纪与法律的衔接要点。县司法局将法治宣传融入党建工作,打造“红色法治课堂”,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农村,把党课与法律宣讲结合起来,既讲党的政策,又解法律困惑。
截至目前,“法宣+党建”活动已开展5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让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同频共振。
法宣+调解
化解纠纷时普法律
“要不是你们既调解矛盾又讲法律规定,我和邻居这疙瘩还解不开呢!”前不久,台东街道居民因家中无人水管漏水,与楼下超市老板争执不下,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调解时,没有只谈纠纷本身,而是先拿出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的条款,逐条讲解“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条款。
今年以来,通过“法宣+调解”模式,全县已化解邻里、婚姻家庭、土地等纠纷300余起,同步开展普法宣传500余次,收到“化解一起纠纷,普及一领域法律”的效果。
法宣+咨询
答疑解惑中传法律
“我是农民工,在干活时发现工地有环境安全隐患,我该怎么办呢?”在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到群众各种各样的咨询。为了让咨询服务更精准,台安县组建了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援中心骨干组成的“法治咨询团队”,在解答来访群众疑问时,不仅给出解决的好办法,还免费送上相关的法律书籍、宣传单,让法律成为群众的依靠。
今年4月,一名刘姓农民工咨询欠薪问题,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除了告诉他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权,还给他讲解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关键条款,并第一时间帮他联系了法律援助律师,最终帮助其成功追回5500元工资。截至目前,“法宣+咨询”服务已接待群众咨询50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00余份,让群众在答疑解惑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法宣+服务
贴心举措里送法律
“满心都是感动啊,说不出来的温暖,你们不但上门送法治春联、福字和法律书籍,还自掏腰包给我买了米、面、油、水果……这么多年货啊!”今年春节,县司法局一名党员干部在司法所所长带领下,深入桑林镇一名贫困安置帮教对象家中,现场为其讲解民法典中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其家庭生产生活现状,送去生活物资,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
县司法局将法治宣传融入便民便企服务,在安置帮教、“法治体检”、执法监督工作中,同步推送法律知识。针对年迈或重点安置帮教对象推出“上门服务+普法”套餐,工作人员携带法律宣传资料上门,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同时开展普法;针对企业需求,开展“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团队走进2个开发区,在帮企业排查执法监督问题、法律风险隐患外,还讲解民法典中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条款。今年以来,“法宣+服务”已开展上门服务50余次,为企业“法治体检”10余家,让法治宣传跟着服务走,送到群众和企业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