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听取并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作报告。
报告指出,省法院承办的18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全部依法办复,得到代表充分肯定。其中,省法院主办3件、单办5件、协办10件。
海事审判肩负着服务建设海洋强国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职责。省法院强化案例建设,11件海事审判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参考性案例,为解决海事案件难题提供参考;配合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做好辽宁边境沿海地区边防管理条例和渔业管理条例的修订立法调研,协助完善相关规则;与省人民检察院建立海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共同守护海洋生态。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省法院组织开展“执行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组织基层法院对小标的积案开展交叉执行,到位2600余万元。同时,强化“执破融合”,加大打击拒执犯罪和惩戒“老赖”力度。全省法院涉企首执案件执行到位208.54亿元,同比增长13.7%。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9080件,妥善化解发明专利纠纷,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加强与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配合,推动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高效衔接;深化“区块链+”,破解企业维权难题。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有代表提出强化企业司法保障和提升基层法院审理劳动纠纷案件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省法院升级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2+3”专项行动,对52.37万件涉企案件进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依法采取活封活扣等方式盘活资产245.42亿元。同时,深入总结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的问题,开展培训指导;推广先进法院在诉调对接、裁审衔接方面的经验做法,推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质效提升。
会上,省法院还报告了关于立案后先行调解、道交民赔偿案件中适用“赔礼道歉”、完善律师调查令制度等建议办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