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立山区是有着40余万人口的老工业化城区,由于人口老龄化突出,继承及离婚类家事案件常年较多且矛盾易激化。在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引领下,立山区人民法院守正创新,锚定司法现代化改革方向,于2023年初组建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以统一审判尺度、优化人案适配与繁简分流机制为抓手,凝聚团队合力、提升审判质效;同时,主动打通部门壁垒,与妇联深度携手,将司法专业力量与基层妇联网络优势精准对接,聚焦家事纠纷柔性化解、妇女权益保护、儿童法治意识培养三大核心领域协同发力,让司法温情浸润千家万户。

协同调解成功达成和解协议
·数字点击·
一组亮眼数据见证着立山区法院家事审判的专业效能与实干担当。自2023年初家事审判团队成立至今年9月,团队交出了结案率96.07%、简易程序适用率90.91%、调撤率80.28%的优异答卷。
情牵家事解积怨
家庭矛盾的化解,从来不止于法律条文的冰冷适用,更需情理法的深度交融。
立山区法院与区妇联创新构建“法院+妇联+专业调解员”协同调解机制,让司法刚性与妇联柔性形成合力——法院提供专业法律指导与司法确认支撑,妇联发挥情感疏导、资源链接优势,特邀调解员居中调和矛盾,三方联动为家事纠纷化解开辟“温情通道”。
张某与杨某离婚案的办理,便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二人2012年携手走进婚姻,共同养育女儿,相伴十余载,却终究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耗尽感情,婚姻走到尽头。因离婚相关协议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对簿公堂。眼看一个家庭即将彻底破裂,时任区妇联副主席的张楠、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庄乾珠与调解员迅速介入,他们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既从法律层面厘清权利义务,又用温情话语疏导双方情绪,让剑拔弩张的夫妻放下执念,达成和解协议。
在庄乾珠看来,“多元协同+柔性化解”是家事纠纷的治本之策,这种情理法交融的模式,精准契合家事纠纷的情感属性,既能从根源上修复关系、减少对抗,更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正如张楠所言:“家事审判团队是连接家庭的‘暖心桥’,用专业和温度把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变成了情理相融的和解事。”这份协同之力,让家事调解不止于“止争”,更致力于解决实际困难,守住家庭幸福底线,让家和万事兴的氛围传遍每个社区、每个角落。

法律知识讲座现场
刚性维权亮锋芒
家事纠纷的化解,既要柔性调和情感裂痕,更要刚性守护权益底线。
“他的跟踪和网络骚扰,让我和家人日夜难安。”2025年年初,30多岁的小红带着满脸焦虑走进立山区法院,向法官诉说分手后遭遇的纠缠噩梦。她与60多岁的刚子结束情侣关系后,对方不仅持续跟踪、骚扰她,还将她的照片与私人经历发布至热门视频平台,让她的正常生活彻底被打乱。
维权不能等,正义要提速。与传统家暴类案件不同,此案不涉及肢体伤害,是新类型维权案件。“以往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依据反家庭暴力法,这次我们依据的是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庄乾珠回忆道,家事审判团队在分管副院长刘世祥的指导下,迅速启动审查程序,24小时内发出了今年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送达现场更彰显协同之力——法院精准把控法律边界,社区凭借人熟、地熟摸清家庭脉络,妇联聚焦妇女权益提供专业支撑,派出所严控秩序筑牢安全防线,四方各司其职、无缝衔接,为受侵害者撑起“保护伞”。
庄乾珠既严肃指出刚子行为的违法性,又耐心释法明理,最终让刚子认清错误、停止骚扰。此后,小红起诉的肖像权纠纷也顺利调解结案,双重保障让她重归正常生活。
司法的温度,正在于让每一位女性免于恐惧、向阳而生;多元共治的力量,正在于用专业分工织密权益保护网,让法律的刚性底线与社会的柔性关怀相得益彰。

暑期普法课堂让孩子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法润童心助向阳
团队的法官们不仅手握法槌、深谙法理,更身兼妻子与母亲的双重角色,这让她们对家庭的温度、亲情的重量有着更深切的体悟,也让未成年人保护成为团队刻在骨子里的共同坚守。
去年7月下旬,“向阳花学堂”在沙河街道家园社区正式揭牌成立。第四期暑期普法课堂上,庄乾珠的到来让孩子们眼里燃起了对法律的好奇。“法律不是晦涩的条文,咱们从数字说起。”她抛开枯燥的理论,以趣味问答叩开法治之门:“9周岁能拥有哪些权利义务?”“多大可以骑自行车上路?”“选举国家主席需要满足什么年龄条件?”孩子们凝神倾听、踊跃举手,在欢声笑语中解开懵懂困惑,不仅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更在心中种下了敬畏法律、热爱法律的种子。庄乾珠还通过情景小剧场还原校园常见纠纷,引导孩子们识别校园暴力、远离危险,帮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响应鞍山中院的改革部署,立山区法院于今年9月组建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团队,打破刑事、民事案件分庭审理的界限,实现未成年人权益一体化保护,尽显“1+1>2”的机制优势。团队以圆桌审判、心理疏导等温情举措呵护未成年人心灵,通过案件归口管理避免法律适用偏差,联动学校、社区构建全方位保护网络,用专业与坚守为少年儿童撑起一片晴空。
·尾声·
“依托改革赋能与多元协作,我们走出了一条有力度、有温度的保护之路,但探索从未停步,创新永在路上。”正如立山区法院院长王迪所言,“法院+妇联”已编织起覆盖广泛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未来,立山区法院将持续深化审判改革,深耕未成年人保护与家事纠纷化解,在厚植基层法治根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立山样本”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为社会平安和谐注入更持久的司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