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物业纠纷平均解决时间缩短60%——铁岭市银州区法院进驻综治中心见实效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07-25 08:30

  “业主拖欠我们两年多物业费了,多次催缴没效果,你们帮我们评评理。”

  “你们物业一点儿不负责,漏水把我家窗台都淹了,我要告你们赔偿呢!还好意思要钱?”

  在铁岭市银州区综治中心,一场激烈的物业纠纷正在上演。双方互不相让,眼看就要闹上法庭。银州区人民法院调解员李静迅速介入,并邀请入驻中心的法官——立案庭庭长张敬东到场指导。

  通过耐心倾听梳理矛盾症结,厘清双方的权利义务,指出各自的法律认识错误并温情劝导,业主最终同意补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则承诺修复漏水点并补偿损失……这场纠纷当日成功化解。

  这是银州区法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探索“综治中心+法院”物业纠纷化解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创新模式

  多元协作,解纷升级“一站式”

  针对物业矛盾频发的现状,银州区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大格局,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打造“综治中心+法院”协同模式,整合乡街、司法所及行业部门力量,构建“纠纷调处—司法确认—审判裁决”闭环链条。

  今年初,银州区法院组建“物业调处先锋队”,由退休法官等调解员先行处理综治中心或法院委派的物业纠纷案件。

  纠纷一经受理,“物业调处先锋队”立即行动:调解成功后,可出具调解书或帮申请人撤诉;调解不成,则快速转入速裁程序审理。这种模式变“多头跑腿”为“一地办结”。

  专业赋能

  法官下沉,提升调解公信力

  “有法官在场,当事人更信服,调解成功率翻倍。”在一起漏水和欠费争议中,法官现场分析合同义务,引导双方理性沟通,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让调解员李静深有感触。

  银州区法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选派经验丰富的法官常驻综治中心,为人民调解员提供实战指导。法官立足调解技巧和法律实务,定期开展案例培训,帮助调解员精准把握物业领域的法律要旨。一旦纠纷陷入僵局,法官直接介入,运用“典型裁判+类推调解”方法阐明权利义务,避免矛盾激化。

  针对无法调解的案件,法院则优先启动小额诉讼或速裁程序,确保裁判公正高效。这一专业赋能,不仅缩短了解决周期,更提升了调解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科技助力

  数字驱动,效率提速“倍儿”增效

  为突破时空限制,银州区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案件信息实时共享。法官和调解员可即时调阅纠纷详情、调解进度,精准研判案件焦点。线上平台组织调解让街道、部门无缝协作,群众也能远程参与,免去奔波。一起物业纠纷的当事人张先生称赞道:“用手机就能跟进调解,省时又省力!”

  这一创新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自银州区法院入驻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物业纠纷291件,其中30件调解、261件撤诉,使大量纠纷平均解决时间缩短60%。这不仅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务实创新,更为社会注入治理活力。目前,银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新址正在建设当中,银州区法院将探索更多高效便捷的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新方法,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