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社区群众的“实在亲戚”——记铁岭市公安局银州分局铁西派出所教导员韩明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苏雨明 本报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07-23 10:07

  简介

  韩明,铁岭市公安局银州分局铁西派出所教导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并荣获辽宁省人民满意民警、辽宁省优秀人民警察、辽宁治安之星、铁岭市优秀共产党员、铁岭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从警感言

  我的骄傲,是身为社区民警,能为社区群众排忧解困,为群众踏实做事,成为社区群众的“实在亲戚”,群众的一张张笑脸就是对我的无限肯定和至高褒奖。

头题图,韩明在辖区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韩明在辖区开展入户走访工作

  在铁岭市银州区居然社区和北宁社区,提到韩明的名字,没人会感到陌生。大家总是亲切地唤他“老韩”“小韩子”,甚至有老人叫他“警察儿子”。这位任铁岭市公安局银州分局铁西派出所教导员的54岁民警,在从警的13年中,用日复一日的真情守护,成了辖区居民心中名副其实的“实在亲戚”。

  用脚步绘就社区“地图”

  2012年,从部队转业不久的韩明走进了铁西派出所(原铁西分局)居然警务室,肩负起这片近两平方公里复杂辖区的社区警务工作。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是现实挑战,他深知熟悉辖区是根基。“守在基层,和群众近距离接触,为群众踏实做点事,是我从警以来的追求。”怀着这份初心,他开始了扎根社区的岁月。

  “这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全走遍?”韩明也曾问自己,但他没有退缩。

  完成警务室日常事务后,他便骑上电动车穿梭于街头巷尾,逐户走访。从最初的吃“闭门羹”,到后来居民主动拉他“唠家常”,他硬是用整整两年时间,踏遍了辖区每一户人家的门槛。

  谁家几口人、哪家有困难、哪个角落存隐患,他都了然于心。居民们由衷地称他为社区“活地图”“百事通”。这份沉甸甸的熟悉,源于他风雨无阻的跋涉,源于一个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只有真正走进百姓家门,才能走进百姓心门。”

  13年来,他累计帮助群众办理各类证明证件1000余件,主动救助帮扶群众近千人。他的手机号成了居民们的“求助热线”,十多个社区微信群成为他与群众全天候沟通的“连心桥”。

  做邻里和谐的“调和剂”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的口头禅。

  社区生活琐碎,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能引发矛盾。韩明深谙“和为贵”的道理,始终将调处纠纷、维护和谐视为分内事。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邻里间有摩擦苗头,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他耐心倾听,用心调解,善于发动老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的力量,合力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他的调解秘诀简单有效:“实实在在给人家解决问题,用真心换真情。”

  面对一位独居老人因长期囤垃圾引发的邻里强烈不满与安全隐患这一棘手难题,韩明毫不推诿。他联合社区干部,找到老人亲属,一次次登门劝导、协调。凭借真心和耐心,他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感激不已的居民为他送上写有“社区好民警,百姓贴心人”的锦旗。

  多年来,经他手成功调处的矛盾纠纷多达900余起,有效消除了大量风险隐患。“有事儿就找韩警官”“韩警官来了就好办”成为居民对他公正形象的认可,他也成了社区平安稳定的“定心丸”。

  以积蓄点亮“温暖灯火”

  “我们觉得是小事,对困难群众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在韩明的心里,始终装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特别是生活困难的街坊。他总是“热心肠”地把群众的难处当成自己的难处。

  2012年底,初到社区的他在走访中发现了独居的韩大娘。老人身患脑梗、心梗等多种疾病,生活艰难。自此,韩大娘成了他心底最深的牵挂。一有空闲,他就去帮老人收拾家务、买米买面;每年入冬前,买煤买柴、换窗户、钉塑料布成了他的固定任务;逢年过节,总不忘为韩大娘添置新衣。韩大娘几次在家中病倒,都是韩明及时发现并送医救治。整整十余年悉心照料,老人感动地把家门钥匙交给韩明保管,视他为最可依赖的“警察儿子”。

  2024年1月的一个深夜,刚回家的韩明接到韩大娘电话感觉不妙,立刻赶到她家中,发现老人已蜷缩在地。紧急送医后虽短暂好转,但老人状况随后持续恶化。韩明坚持每日探望,陪伴老人走过最后时光。69岁的韩大娘临终前,依然亲切地唤他“警察儿子”。事后,老人的亲属在感谢信中动情地写道:“我虽是老人的亲人,可我没做到的事,您都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别好……您是我姨的恩人。”

  在棚户区走访时,韩明同样为一户人家的困境所触动:年迈的母亲艰难照顾患病的女儿和两个年幼外孙。从此,韩明和妻子常拎着生活用品前去探望。周末探望成了习惯,送吃穿、冬天送煤,事无巨细,他都操心。他还积极奔走,将年幼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并协调减免费用,又为年长的孩子联系技校就读,私下每月还塞给孩子生活费和零用钱。

  13年来,韩明默默帮扶困难群众60余人(户),累计投入个人积蓄5万余元。这笔钱,对妻子无固定收入,仅靠他工资生活的家庭来说,绝非小数。起初他担心妻子不理解,便常带妻子同去走访。妻子的态度逐渐从不理解转变为鼎力支持,常常主动帮老人孩子选购更合适的衣物,端午节还亲手包粽子相送。这份共同的付出,也让他们家庭荣获了铁岭市“最美家庭”称号。

  记者感言

  “穿上这身警服就得为百姓着想。”这句信念刻在韩明的骨子里。“为群众踏实做点事”,是韩明最朴实的追求。居民把他当家人、视他为依靠的这份情谊,就是对他最高的赞誉,也完美印证了他的从警感言。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