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退休前,我想再送上一份礼物”——记奔走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路上的老民警丛志江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于晓红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4-10-28 14:43

  人物简介

  丛志江,1990年离开军营投身警营,从警以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如今,临近退休的他又以驻村民警的身份躬耕深爱的土地。

  人物特点

  他脚踏实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善于化解矛盾,只要一到场,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人物心声

  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只要肯付出辛苦和汗水,就没有敲不开的门!

丛志江

  “普乐堡镇共有12670余名居民,80%我都熟悉!”采访伊始,桓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普乐堡派出所民 警丛志江这样对记者说。

  从2014年首次开展“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开始,老丛的脚步就遍布了普乐堡镇7个村的沟沟岔岔,普乐堡派出所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也成为了全市标杆。

  他的脚步

  今年“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启动后,面对农村任务量大、村民居住地分散、情况复杂等种种困难,丛志江主动请缨。

  每天,老丛带着一名辅警,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将住户信息一一记录。有的居民不在家,他便打电话、发微信,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有的居民电话联系不上,他就直接到田间地头去找。在丛志江的手机通讯录里,几乎能找到辖区大部分居民的电话号码,即使找不到本人,也能找到其亲属或邻居。 

  炎炎夏日,穿着被汗水浸透的警服,他一边走访一边记录,小小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辖区内房屋和居民的信息。在老丛的努力下,普乐堡派出所第一区域任务共计978户居民全部走访完毕,走访率100%。 

  采访中,记者看到老丛的手机里存满了他到群众家中走访的照片,记录本共记了厚厚的16本。 

  他的守护

  信息采集中,丛志江会同时摸排矛盾纠纷线索,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村民之间闹矛盾,只要老丛一到场,很快就解决了。 

  6月,普乐堡镇发生了一起较为复杂的纠纷。矛盾双方刘某与王某是同村邻居,两人因林木砍伐工程款分配问题产生激烈争执,遂“约架”解决问题,并让附近的邻居见证。丛志江在信息采集中听说了此事,不动声色,等待着“约架”时间的到来。 

  到了“约架”当天,老丛早早来到现场,待当事人到齐,老丛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笑着对刘某和王某说,“今天我也来给你们当见证人,看看到底谁能赢!”两人见老丛来了,顿时没了打架的勇气。于是,老丛将双方找到普乐堡派出所进行调解。在老丛和民警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今年,在信息采集中,老丛共排查化解土地类纠纷9起、山林纠纷1起、情感纠纷4起。 

  他的心愿 

  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丛志江还收集到了很多案件相关线索,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走访中,老丛在徐老汉家中发现了一名陌生男子,经询问,说是徐老汉的侄子,来叔叔家串门。老丛觉得事有蹊跷,现在的年轻人哪有爱到农村串门的?而且还一连住了好几天!于是老丛就以信息采集需要登记外来人口为由,将该男子的身份信息进行了登记。出了门他便将该男子的信息发给了派出所,让同事查查情况。一查才发现,该男子竟是一名网上逃犯。于是老丛和同事立即返回徐老汉家中,将该男子抓获。 

  在走访过程中,老丛发现普乐堡多户居民园中种植罂粟花,于是老丛对种植罂粟花的居民做了标记,然后带着派出所的同事们将罂粟花一一铲除。 

  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老丛共获得各类案件线索6条,抓获网上逃犯1人,调解各类治安案件8起。 

  作为一名老民警,退休前,丛志江再次冲到社区警务工作最前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公安民警的忠诚与担当。面对记者,他笑容朴实,“退休前,我希望用我的足迹和汗水再为桓仁公安送上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