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办实事,专业担当树典范。”近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收到一份来自大连市的包裹,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面红彤彤的锦旗,落款处是刑事申诉人李某。这个“特殊快递”,不仅承载着当事人的满心感激,更饱含着丹东检察干警历经多载、用心化解复杂申诉案件的历程。
一笔“高利贷” 十年噩梦始
时间回溯至2015年。彼时,原案被告人王某纠集单某等人,在东港开设“中盈旧物行”等非法放贷机构,形成以高利放贷、非法讨债为主业的恶势力团伙,多次以暴力、威胁手段践踏法律底线。2015年年初,急需资金的李某向王某借款10万元,约定每月1角的高额利息。此后,尽管李某已艰难支付6万元利息,但仍因无力偿还剩余钱款,被迫将自有房屋抵押给王某。
然而,王某并未就此收手。他不仅指使手下更换房屋锁芯,剥夺李某的居住权,更对李某联系的购房人进行威胁、骚扰,通过卑劣手段强迫李某以20余万元的低价将房屋转让给自己。随后,王某迅速以35万元将房屋转卖给他人,仅向李某支付2万元差价款。经司法鉴定,涉案房屋在当时的市场价值高达50余万元,李某的权益被严重侵害。东港市人民法院经审理,针对上述部分犯罪事实以强迫交易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万元,并依法惩治了其他恶势力犯罪。
一个“不服气” 六年申诉路
恶势力团伙虽被绳之以法,但李某的“心结”却并未解开。她认为,原案虽惩治了罪犯,但自己被胁迫签订的协议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并未得到弥补。房产没了,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她觉得法律没有完全还她公道。从2020年判决生效起,李某踏上了漫长的申诉之路。2023年11月,她抱着一丝希望,来到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寻求帮助。
通过向东港市法院细致核查,检察官发现该院已通过民事判决将涉案房屋判归李某所有,且从保护被害人权益角度出发,未要求李某返还相关钱款。考虑到李某实际上并无经济损失,检察官多次耐心与她沟通,结合法律条文,清晰梳理案件脉络,解释法律依据。李某主动撤回了申诉。
本以为案件已尘埃落定,没想到2024年12月,李某再次来到丹东市检察院申诉,涉案房屋的归属问题仍未解决。原来,房屋已登记在第三人张某名下,张某不仅合法持有房产,还对房屋进行了重新装修;另一边,李某已对张某提起返还房屋诉讼,王某则针对张某提起确认买卖合同效力诉讼,张某亦反诉王某要求赔偿装修费并返还房屋。三方当事人围绕房屋的物权、债权纠纷交织,形成复杂的法律迷局,案件处理难度陡增。
面对这起历时久远、涉及多方、风险较高的申诉案件,控告申诉部门的检察官们决定采用检调对接、检法联动的方式,力求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
一场“三方谈” 和解终达成
“要化解矛盾,首先要倾听当事人的心声。”办案检察官首先耐心听取了李某的诉求,把握矛盾焦点。随后,他们主动联系王某的代理律师,为双方搭建起沟通对话的桥梁。在检察官们多次调和下,双方逐渐放下对立情绪。
办案检察官又主动与东港市法院前阳人民法庭的法官共同拟定了周密的调解方案,随后将李某、王某、张某三方当事人找到一起做工作,达成了和解协议:房屋归张某所有,王某一次性补偿李某15万元并当庭交付。李某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至此,这起历时多年、一度令人担忧的高风险申诉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