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沈阳市铁西区昆明湖街道雨山湖社区服务中心门口已有居民陆续前来,居民或咨询政策,或唠着家常,处处透着温馨与融洽。这个成立仅两年的社区,曾面临社区新立、人员新聚、居民新迁的“三新”挑战,如今,该社区以“小雨先锋”为品牌,用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让居民在点滴中感受社区温度。
进入汛期,社区联系党建共建单位为部分困难家庭准备了蔬菜包。
劳模“三姐妹”
奏响情与法的调解和弦
雨山湖社区里有一个“小雨先锋”劳模志愿服务团,劳模“三姐妹”在这里各展所长,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刘文做过21年法律援助律师,擅长“说理”;何新有20多年法官经历,精于“说情”;王英杰从事人力资源工作40余年,帮失业群众再就业是强项。
她们是咋调解的?
王英杰向记者讲述了帮助失业人员张先生家庭走出阴霾、破镜重圆的真事。
那天,张先生的妻子哭着来到社区,说丈夫最近早出晚归,二人经常吵架,怀疑他有了外遇。“三姐妹”找张先生一聊才知,他最近失业了,但是不敢告诉妻子。王英杰马上将张先生的简历推送给了合适的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录用了他。工作问题解决后,夫妻俩重归于好了。
从家庭琐事到邻里纠纷,从劳动纠纷到就业难题,“三姐妹”用专业与爱心化解矛盾。在她们带动下,全国劳模杨建华、心理学专家耿庆妍等劳模、专家陆续加入了社区调解员的队伍。
律师坐班
家门口的法律智囊团
每周六上午,律师王萌和杨云艳夫妻都会作为志愿者到社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需要每周都来吗?居民有这么多问题吗?7月26日,雨山湖社区服务中心法律咨询台前排队的场景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居民张女士来时愁容满面,离开时脚步轻快、眼里有光。她上班途中被电动车剐蹭,脚踝扭伤住院,产生3300元医疗费和误工费,对方却拒不赔付。张女士说:“我去律所问过,光律师费就要3000元,几乎赶上损失金额了。”王萌查看相关证明后,很快写出起诉状和证据清单,告诉她按清单准备材料到法院立案,并标注了注意事项。
“这类纠纷,案情简单、标的额小,当事人常陷入‘请律师不划算,自己维权又摸不着门’的困境。”王萌说,“我们扎根社区,就是想让居民知道,法律是能实实在在保护自己的武器。基层治理要让居民参与并受益,当大家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邻里摩擦就少了,社区氛围就顺了。”
网格连心
编织社区温暖网
“您好,我是社区网格员,也是‘小雨先锋’志愿者,来看看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样的问候常回荡在社区楼栋里。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3个网格,网格员对居民情况了如指掌,作为“小雨先锋”,他们用行动践行细致服务。
在三隆春天小区,网格员小姜走访时发现,居民赵大爷和冀大娘因楼道杂物堆放闹矛盾。小姜多次上门沟通,从消防安全到邻里和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两位老人达成和解,一起清理了杂物。赵大爷笑着说:“多亏了小姜,不然老邻居差点就闹僵了。”
为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列出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实行网上接单、网格收单、社区派单、上门办理的服务模式。1分钟接单,半小时到场,一般问题1小时解决,复杂问题一天内出方案,高效服务提升了居民幸福感。社区还组建网格党小组,邀请楼栋长等热心居民参与,将社区“三长五员”专班成员、下沉力量、在职党员等纳入网格治理体系,形成紧密的服务网。“小雨先锋”是这张网的重要力量,他们活跃在各网格,为居民排忧解难,让社区充满温暖。
雨山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周明兰说:“基层治理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要像春雨般将服务渗透到居民生活里,‘小雨先锋’就是要用如细雨般润物无声的服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