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台子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清学因洪水中勇救村民的事迹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李清学儿子李天宇受邀代父进京受奖。归来后,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李天宇手中握紧父亲的荣誉
追问,父亲为啥要做那样的事
7月20日,沈阳火车站,由沈阳开往北京的火车发车了!
坐在火车上,半倚着车窗,视线落在窗外的山川、河流、农田,李天宇的思绪在父亲牺牲前和牺牲后来回穿梭。此次受邀去北京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代父领奖,他的心里有思念,有怅然,他多么希望赴京受奖的是父亲本人啊!同时,他也想去更多地了解,是什么力量让父亲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守护他人。
李天宇的思绪随着飞奔的火车一路飘远,在路过辽西大地的时候,他的眼神骤然聚焦在一处,那是建昌家乡的方向。他仿佛看到了那个漆黑的雨夜,父亲在湍急的洪流中挣扎着救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人……他仿佛看到了让他最揪心的画面,父亲抱着的树被大箱子砸中,拴在腰间的绳子把父亲拽进了水中,一块大沥青板又压住了绳子,直到父亲再没有露出头来……不经意间,泪花在李天宇的眼中闪烁。
事实上,刚才“看到”的一幕幕,是李天宇在新闻报道中和父亲同事的口中获知的,李天宇坦言,对于父亲的牺牲,他一度耿耿于怀。父亲正值盛年,作为儿子,他无法接受父亲在49岁就早早离世。在沈阳上学的他,没来得及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没能听到父亲最后一句叮嘱。
追忆,父亲在我心里是这样的人
李天宇与父亲之间,与中国许多传统家庭的父子一样,尽管感情深厚,但交流不多。
话虽不多,却句句有用、句句在心。“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教导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那时的我对这话的含义并不理解。天真的我总以为是谁家做饭用的咸盐(言)要用四匹马(驷马)去追。当时他只是嘿嘿笑,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他没有多高的文化,却总教育我‘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也会甩出几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文词儿。”
回忆着,缅怀着,李天宇的眼中泛起水光,嘴角却又露出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或许在回忆这些的时候,他脑子里满是父亲的音容笑貌吧。
李天宇记得,在一个大雪天,父亲本要带他回家,却因一个电话掉头回了村委会,因为他答应赵大娘给她盖公章;后院老人生病,父亲毫不犹豫地送老人到医院并背上楼;在开车路上遇到徒步赶集的村民,他总是招呼他们上车……不管谁家有大事小情,父亲总是逢事必到,忙前忙后,“能帮一把是一把”是父亲的口头禅……
李天宇从来没想过,父亲那些用“鸡毛蒜皮”的小事积攒起来的“正能量”,会有一天爆发出“大能量”。
追随,我要做父亲那样高尚的人
站在掌声雷动的表彰大会现场,李天宇对父亲牺牲的不解和心结一下子有了答案。
7月21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现场,李天宇见到了60位跟他父亲一样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他们有的筹备十年只为登顶珠峰,却在即将登顶时毅然放弃梦想,营救濒死伤患;有的在急速行驶的大货车前以身体保护儿童,失去了臂膀;有的徒手勇斗持刀歹徒,即使尖刀已刺进大腿也依然拼命保护受害者……他们都是挺身而出的最美逆行者,将见义勇为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得知60位英雄模范中有21位已牺牲时,李天宇用手握紧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这份属于父亲李清学的沉甸甸的荣誉,他的内心忽地一下从“小我”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大我”的英雄模范形象在心里刹那形成具象。
李天宇说,他现在彻底释怀了,眼神中也充满了坚定,“我将以此次表彰大会为新的起点,将父亲的见义勇为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我将追随父亲的脚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