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阳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辽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云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辽宁法治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政府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请问辽阳市政府在贯彻落实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郭云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供了科学指南。多年来,辽阳市始终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依法行政,大力改善法治环境,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辽阳市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实绩考核体系,压实政府系统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等制度,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党组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分析研判、学法述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了法治政府建设有效推进。
二是科学规范施策。近年来,辽阳市严格对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十项重点”任务,坚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中期评估,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共同推进,用法治力量革除积弊、化解矛盾、推动发展。在依法行政上,强化依法行政基础建设,制定完善《辽阳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辽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公开制度,加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完善落实“非禁即入”“公平竞争”等要求,用制度保障依法行政质量。在依法管理上,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市直层面整合和保留了6个综合行政执法队,统筹优化了机构设置,理顺了执法队伍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查办案件同比增长87.9%,特别是在国庆节前夕,辽阳市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中获得团体第3名。在依法办事上,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率达到98%,3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办理环节平均减少70%。去年鸿昊化工项目从签约立项到开工建设用时不足百天,今年立邦东北区域生产基地项目从进场施工到投产运营仅用百天,这两个“百天”展现了辽阳依法行政水平。在化解矛盾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治理行政机关不履行法院判决问题,在省专项整治行动中率先实现“双清零”。支持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支持检察院开展行政诉讼监督和行政公益诉讼工作。2023年以来,市政府复议转诉讼案件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实现书面反馈率达到100%,法院司法建议履行率达到100%。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建设法治政府,关键是抓好责任落实。辽阳市采取细化市县(市、区)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职责、分解重点任务指标、发挥督查考核杠杆作用等措施,将法治政府建设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不断增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内生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同时,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应对风险的能力。
辽宁法治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作出重要部署。立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请问辽阳市政府在提高立法质量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郭云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既对提高立法质量提出明确要求,还对高质量立法的方向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阐述。可以说,立法质量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辽阳市在立法的实效性、适用性等方面有很大进步。下一步,还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一是加强科学立法、依法立法、民主立法。近年来,辽阳市通过在7个县(市、区)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措施,积极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拓宽了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实现了民主立法。下一步,要通过立法可行性论证、成本效益分析以及风险评估等方法,确保立法科学合法又适应社会需求。
二是坚持“小切口”专项立法。在这方面,辽阳市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围绕机动车停放、餐厨垃圾处理等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从“小切口”入手,找准立法切入点和突破口,相继出台了《辽阳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辽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针对性较强的规章,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收获了良好治理效果。
三是严防立法风险。防范立法风险是政府立法的基本原则。地方政府立法一旦审核不严、脱离现实,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近年来,辽阳市认真落实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等要求,在立法过程中坚持精益求精、严谨规范,确保了立法的准确性。下一步,辽阳市要持续加强政府立法审查,特别严防增加市场主体负担、损害公共利益的立法事项出现。
辽宁法治报:重大行政决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应有之义,请问辽阳市政府在这方面是如何开展的?
郭云峰:重大行政决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辽阳市始终高度重视重大行政决策相关工作,从制度规范入手,强化决策程序的规范性,降低重大行政决策事务的法律风险。一方面,以建章立制为基础,为政府重大决策等涉法事务提供制度保障。2022年,辽阳市发布实施了《辽阳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重大行政决策工作中相关部门职责,确定了风险评估范围,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同时,完善了公众参与机制和执行后评估机制,将决策后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并规范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为重大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提高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的广度和深度。近两年,辽阳市在国有企业改制、公司重组等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都坚持指派政府法律顾问共同参与,广泛听取专业意见。对涉及案件情况复杂、涉及面较广的事项,还采取案件讨论会论证等形式,不断提高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的准确性。2023年以来,政府法律顾问就审查涉法事务合同等近200件,参与各类涉法事务会议50余次。此外,辽阳市还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提供材料清单》,对决策事项承办单位提供的材料进行清单化管理,避免程序疏漏。在下一步工作中,辽阳市将继续以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司法厅《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认真做好决策事项办理工作。
辽宁法治报:行政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群众对行政执法质量期待越来越高,请问辽阳市政府是如何把握的?
郭云峰:提升执法质量是改善法治环境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辽阳市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打造忠诚、可靠、干净、担当的行政执法铁军,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要求,把公平正义贯穿执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让行政执法既有温度更有力度。一是在严格执法上下功夫。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一丝不苟地履行执法职责。对违法行为,该立案的要立案、该查处的要查处,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二是在规范执法上下功夫。各类执法主体要明晰执法权限和程序,执法过程要注重具体适用的条件、幅度和标准,防止执法权被滥用。三是在公正执法上下功夫。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厚此薄彼,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畸轻畸重,对同样情形作出同等处理,不偏不倚。四是在文明执法上下功夫。要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处理与疏导相结合,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教育和惩罚的关系、无事不扰和无处不在的关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个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