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专访本溪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世民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4-10-17 14:28

  法治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政府依法行政在法治环境建设中起到重要表率和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本溪市不断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压实责任、聚焦重点难点、聚焦群众关切,以解决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纠错、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三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硬核措施倒逼促进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着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本溪市是如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

  吴世民:为加快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压实责任:

  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研究部署,制发《本溪市贯彻落实〈辽宁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与责任分工方案》《本溪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试行)》,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突出强调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市县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积极参与中央和省开展的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对照示范创建指标全面开展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推广我们在行政立法、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做法,针对具体实际不断找差距补短板,以点带面促进市县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动态调整权责清单,编制形成《本溪市2024版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初稿)》,共梳理汇总公共服务事项1851项,有序推动107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市县联办、部门联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组织开展简政放权“回头看”,针对2019年以来下放行政职权事项承接落实和运行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将16项核准职权调整收回市本级。进一步调整我市高新区和各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事项。同时,积极稳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基层一线执法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完善行政立法工作机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全面清理与行政处罚法规定不一致、违反公平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规范,最大化维护经济主体利益。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推动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发挥,有效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审查,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

  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打造“1+4+6+N”行政执法本溪新模式。开展本溪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强化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管理、教育培训、执法监督,重点聚焦执法不作为、执法乱作为、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三类情形,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市级27家行政执法单位共计自查梳理突出问题3个、普遍问题54个,已立行立改35项。在涉企执法监督方面,制发涉企检查计划,降低监督执法频次,持续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重点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整改。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我市法治督察的重点内容,由市委法治建设办公室协同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等10余家部门,定期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督察评价,将查摆出的问题通报全市。同时,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坚持问题导向,从突出短板抓起,以减少市县两级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纠错和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突破口,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专项治理,对出现以及重复出现败诉和被纠错案件的市县行政机关采取挂牌督办、约谈提醒、提级约谈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倒逼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经过近3年的努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由个位数提升至百分之百。

  本溪市在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法治需求?

  吴世民: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始终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法治需求,在推动行政机关执法公正文明规范、公共法律服务高效务实、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行政争议有效化解、法院生效判决及时履行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地落实,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聚焦优化服务,提升法律服务工作质效。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有机融合,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率达100%,公证行业实现由线下“坐堂公证”到线上“零接触服务”的转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上线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法‘智’本溪”,是实现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全时空”的一项新举措,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开通“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推动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下沉,整合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到人民群众家门口、田间地头、农贸大集等地开展综合性、一站式便民法律服务。

  聚焦矛盾堵点,全面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完善四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制发《本溪市关于建立“四所一庭”衔接联动工作机制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实施方案》,形成工作合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发挥律师行业专业优势,成立了本溪市律师协会调解委员会,完善了律师参与诉前调解系列工作机制,更好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积极发挥仲裁解决商事纠纷的制度优势,对商事案件一律采取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仲裁,提高工作质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645件。

  聚焦科技服务,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升级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设计搭建“区域联办、免证办、全市通办、证明在线开具”等应用场景,推进“免证办”服务和“容缺+信用”场景应用,提供申报情形化引导,“企业信息变更”等46个“一件事”上线运行。建设完成“数字本溪指挥决策系统”、“效能监察系统”,建成“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并征集数据258万余条,建成“本溪市一体化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并治理完成361项数据,总计7亿余条,建成视频融合赋能平台,已接入点位1387个。推进党政机关业务运行“一网协同”,建成“本溪市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已覆盖全市党政群团单位和各县区。

  聚焦失信治理,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扎实开展诚信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采取“一事一策”的精准措施,逐项制定清偿计划,动态调整台账,定期通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履约。截至今年6月,我市已完成销号失信问题720项,偿还欠款9.737亿元。持续推进涉特殊主体执行专项行动。建立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执行绿色通道”机制,集中清理案件存量,截至目前,全市涉特殊主体执行案件18件,其中存量5件、新收13件,已实际执结5件,切实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今年,本溪市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面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吴世民: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也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关键之年,我们立足全市法治建设工作实际,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好“关键少数”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推动作用。带头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提升法治水平。

  二是持续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进一步拓宽社会各方参与行政立法的途径。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行政立法,优化合法性审核、备案工作流程,增强行政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扎实开展“三项重点工作专项治理三年行动”,精准治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发现的突出问题,强化“两单一通报”、考核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努力实现全市行政案件败诉率和复议被纠错率“双下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今年年底前,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市县乡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继续推进“放管服”工作。强化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规范管理,继续完善《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综合推进配套改革,使乡镇(街道)基层有效承接下放的行政管理职权。

  五是做好维护稳定工作。落实“四所一庭”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加强人民调解、仲裁、公证、行政复议的解纷联动,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积极引导律师参与诉前调解,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本溪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