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4年5月担任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以来,我始终将沈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放在心头、落到实处。走在社区的街巷里,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居民和辛勤忙碌的社区工作者,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参与,让大家一起动手,把我们的社区建设得更好。这个朴素的心愿,最终凝聚成了一个具体的答案——“平安守望员”。
我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矛盾较为集中,治理问题错综复杂,为补充网格员八小时以外的工作空缺,激发社区自治活力,我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熟悉社区、热爱家园的退休人员和老党员。他们扎根于社区生活,有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自身优势,于是,我们聚焦81个老旧小区,发动一批老党员、退休人员和热心志愿者担任“平安守望员”。
队伍成立后,“平安守望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围绕排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关爱特殊群体、清理环境卫生“四个守望”开展工作。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化解矛盾,构筑起社区安全的“防火墙”,也成为了社区和谐的“黏合剂”、居民身边的“贴心人”。年初以来,“平安守望员”始终坚守在一线,劝阻电动车入户、“飞线充电”问题832起,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60余件,清理卫生死角1356处。这些数字背后,是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更是社区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守望员代表,还成立了首个以平安守望员命名的调解室——“老吴工作调解室”,吴宝良凭借公心、耐心、真心,以社会平安为己任,在人民调解岗位上“调”出了人间真情、“解”开了烦心之锁。一库小区的守望员曲雯带领团队,从买花籽、育花苗,到刨土栽花,把小区变成了美丽花园,曾经让人头疼的“卫生死角”,如今成了居民们的“休闲娱乐角”,整个小区也实现了“乱地变花园、设施有人修、老人有人陪”的美丽蜕变。春满家园小区热心居民杨俊梅、胡怀生成为“平安守望员”后,成立居民自己的物业公司,实现从“热心志愿者”到“专业物业人”的跨越。他们修缮设施、清理废物、规范停车,还创新推出“停车费反哺民生”机制,让小区治理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81个老旧小区治理已收到初步成效:构建了“红蓝橙绿”四色服务体系,有效激活居民自治动能,推动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守望员带动、全居民参与”的“我的小区我来管”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我相信,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平安守望员”,有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基层治理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