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大连市旅顺口区龙头街道盐厂新村
治理特色:盐厂新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巧嫂评理说事室”,通过“三级调解”分层化解矛盾,主动巡查排查隐患,将法理情融合,既解纠纷又贴心帮扶,融合德治、法治与自治,以柔性方式实现乡村善治。

巧嫂们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纠纷调解工作
在盐厂新村,一间挂着“巧嫂评理说事室”牌子的普通房间里,村民正诉说着矛盾,随后负责人邹波端上一杯热茶,说几句贴心话,满面愁容的村民就渐渐舒展眉头——这个由80多名妇女组成的调解队伍,已成为村里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巧嫂评理说事室”成立于2020年,调解队通过创新建立“三级调解”模式和网格化排查机制,将矛盾化解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爱帮扶相结合,年均调解纠纷40余件,成功率达99%。
巡查是每天第一件事
每天,巧嫂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巡查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她们心里还装着“三本账”:人员、纠纷、区域。
“村里谁家最近有矛盾,巧嫂们总是最先知道。”村民王某说。
80多人的团队中,既有熟悉村情的本村妇女,也有职能部门下沉干部、专业律师和心理咨询师。她们建立起包含全村人口、房屋、企业等12类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实现“底数清、情况明”。
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巧嫂们采取“开门说事+上门问事”相结合的方式——说事室每天有人值班接待,同时每月定期走访收集问题。这种主动作为的工作模式,让许多矛盾迅速得到化解。
矛盾纠纷高效解决
村里孔某与陈某因房屋漏水问题积怨多年,正常生活都受影响。巧嫂们没有简单评判对错,而是先后五次登门,既讲法律法规,又帮忙联系维修工人,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这种“法理情”融合的调解方式体现在“三级调解”模式中,简单纠纷由本村巧嫂就地化解;涉及政策的,协调职能部门联合调解;复杂疑难的,则引入法官、律师等专业力量。这种分层递进的调解模式,让各类纠纷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此外,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例会分析矛盾纠纷动向,确保各类问题能够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有一次,巧嫂在果园调解时险些被蛇咬伤,却坚持完成工作;开发商施工致房屋受损事件中,巧嫂们放弃休息,挨家挨户登记损失,与开发商协商,最终让30多户村民获得合理补偿。
暖心帮扶绘就治理“同心圆”
巧嫂们的工作不止于调解纠纷,更延伸至关爱帮扶和文明建设。当残疾村民李某智的铁匠作坊因位于地质灾害区被拆除后,巧嫂们没有停留在政策解释上,而是积极帮他儿子找工作、帮他女儿解决住房,最终争取到13万元补偿款,让这个困难家庭重拾希望。
对外来儿童小鹏(化名),邹波在调解其抚养费纠纷后,持续关心其成长,帮助申请助学金、联系参加夏令营。
巧嫂们还全员加入村志愿服务队,组织海岸清洁、反诈宣传等活动。她们发挥特长,带领村民开展广场舞、秧歌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目前,盐厂新村已有两户巧嫂家庭获评大连市“十星级文明户”和“最美家庭”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