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社区:
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道光大社区
创新实践:
居民们最近津津乐道的,是家门口那间739平方米的城市书房。这里不仅是看书学习的地方,更成了连接社区万家灯火的暖心枢纽。作为一个人口过万、“一老一小”占比高的改造社区,光大社区正通过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让昔日城中村焕发出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为独居老人理发
光大社区党委书记于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我们将专业社工的组织策划能力与志愿者的热情奉献结合起来,形成了‘双轮驱动’的服务模式。”在这一思路下,城市书房成了融合试点的重要平台。
每周城市书房都会举办健康讲座、假期托管等活动,这些活动由专业社工设计,志愿者协助执行。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特点,社区培育了“跑得快”“百事帮”等10支特色志愿服务队,631名志愿者在专业社工指导下,为居民提供理发、陪伴、维修等贴心服务。
于娟分享了一个例子:“我们独居老人多,专业社工通过走访了解到老人有理发、聊天的需求,就系统培训志愿者,建立定期服务机制。”
为确保服务不流于形式,社区建立了“居民点单—书房派单—联盟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志愿积分换公益课程”制度更是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形成了“奉献—回报—再奉献”的良性循环。
书房一楼的“舒心就业”驿站,由专业社工对接人社局和企业资源,年均发布岗位1600余个。同时,社区开设创客沙龙,举办葫芦烙画、糕点制作等培训26场,390余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党员企业家“一对一”导师制扶持下,已有15个创业项目成功落地。
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三,社区定期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集”,专业社工提前收集居民“微心愿”,志愿者发挥各自特长,提供理发、维修、义诊、法律咨询等靶向服务。据统计,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记录时长已达上千小时,累计服务居民9万人次,办实事近万件。
于娟感慨道:“专业社工是‘绣花针’,志愿者是‘五彩线’,只有针线紧密配合,才能绣出社区治理的美丽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