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社区:
铁岭县凡河新区莲花湖街道水木华园社区
创新实践:
水木华园社区构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以3名专业社工为骨干,整合768名志愿者,形成“专业社工主抓项目设计、志愿者负责服务落地”的协作机制。社区聚焦“一老一小”群体,打造三大品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12次,服务居民逾千人次,有效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营造出党群连心、邻里和睦的社区氛围。

开展昆虫科普活动
午后阳光洒进水木华园社区活动室,墨香弥漫。党员孙厚志大爷正专注地指导几位老邻居画国画,他的爱人吴大娘则在另一张桌子前,耐心演示着工笔画的技巧。而在几个月前,孙大爷的闲暇时光大多消耗在牌桌上。“社区专业社工来征求意见,我说就想有个地方画画。嘿,没想到真办起来了!”如今,他几乎天天“长”在社区,义务教学,乐此不疲。这正是水木华园社区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模式的生动缩影。
社区党委整合了6支特色志愿者队伍、768名在册志愿者,并由3名专业社工骨干充当“大脑”和“引擎”。在这一机制下,社区成功培育了三大服务品牌:关注居民身心健康的“水木康守·年轮守护”健康计划、滋养文化生活的“笔墨生香润华园”书画业校,以及激发儿童探索欲的“虫影水木间”科普项目。
“钱姨,最近睡眠还好吗?”社区义诊活动现场,医生熟络地和居民钱朝华打着招呼。钱姨是“水木康守·年轮守护”健康计划的常客。这个由专业社工设计、医疗志愿者支撑的项目,不仅提供常规检查,更建立了150余份动态健康档案,将关怀融入日常。
书画业校则悄然滋养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个起源于孙大爷一个简单愿望的项目,已发展成为拥有近千人次参与的品牌活动。
孩子们的欢笑声则来自“虫影水木间”科普课堂。当幼儿园大班的苏泓瑞小朋友第一次看到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时,眼睛瞪得溜圆。那次活动后,他总缠着妈妈再来社区,想亲手试一试。“家校社”联动的科普项目,通过标本展示和互动讲解,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