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线上加线下,共情聚共识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记者 冯羽竹 | 发布时间: 2025-10-27 09:11

  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大连金普新区友谊街道金华社区的“初心亭”里,十几位居民围坐一圈,一场关于小区绿化的议事会正在进行。

  “我建议在3号楼东侧那块空地补种些耐阴的植物。”退休教师李阿姨打开手机相册,“这是我去其他社区参观拍的照片,他们的绿化搭配很值得我们借鉴。”物业经理小王认真记录着:“这个建议好,我们本周就联系园林公司做方案,下次会议请大家一起选定树种。”这是大连金普新区城乡社区议事协商的寻常一幕。

二题图,马桥子街道亿锋社区议事协商会议

马桥子街道亿锋社区议事协商会议

  议事协商从文件走向现实

  近年来,金普新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让议事协商从文件走向现实,成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金钥匙。在湾里街道东城社区,76岁的王大爷成了“码上议”的忠实用户。他指着手机上的微信群说:“上次我在群里反映换一批节能路灯,第二天社区就组织协商,一周内全解决了。”社区书记展示着工作记录:通过线上“码上议”与线下议事会结合,今年已收集居民建议227条,解决率超过90%。

  议事协商的关键是让各方声音都被听见。在古城乙区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居民代表老张正和中铁九局施工负责人核对图纸。“原来下水道设计不符合我们楼实际使用情况,经过三次协商会议,施工方重新设计了方案。”看着正在更换的污水管道,老张感慨,“这才是真正为群众着想。”

  真正的创新源自基层智慧

  大孤山街道红星社区的“搭把手”议事团让年轻人成为协商主力。“90后”宝妈刘女士在“指尖议事厅”提出增设儿童游乐设施的建议后,被邀请参加线下协商。“没想到我的建议不仅被采纳,社区还让我参与后续设计。”如今,这个由468名团员组成的议事团已成为解决社区难题的中坚力量。

  在二十里坝街道广宁寺村,一场关于集贸市场整治的协商会开出了火药味。“凭什么让我们拆摊位?”“脏乱差影响的是全村人!”面对争执,村领导没有打断,而是等大家把话说完。经过3轮协商,村民自发组成管理小组,制定了摊贩轮流值日制度。现在的集市整洁有序,买菜的王大娘笑着说:“自己的集市自己管,当然更上心。”

  光中街道体育场社区把凉亭改成“居民说事坊”,这里没有主席台,只有小板凳。最近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讨论中,居民老陈直接向环卫公司质疑:“为什么总在早晚高峰清运?”经过坦诚交流,环卫公司调整了作业时间,居民们也主动配合分类投放。

  议事办实事协商出温暖

  “议事协商不是开会走过场,而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在马桥子街道亿锋社区,关于停车难的协商持续了两个月。业主张先生在第三次协商会上拿出自己绘制的车位规划图:“如果能利用好边角空间,能多出20个车位。”这份图纸最终被专业公司采纳,缓解了小区停车压力。

  海韵社区的“小树苗之家”则是协商出温暖的典范。面对“双减”后的托管需求,社区组织家长、教师、社会组织多次商议,最终孵化出优质低偿托管服务。每天下午4点,社区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做作业、学剪纸,家长李女士欣慰地说:“每月象征性交100元,既放心又实惠。”

  截至目前,金普新区368个社区(村)已开展议事协商5357次,解决各类急难事4671件。从雨污分流到护栏拆除,从充电桩建设到路面修补,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见证着协商民主的生机活力。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