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以常态“凝合力”,让暖心“水长流”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阜新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25-10-27 09:06

  试点社区:

  阜新市海州区五龙街道文欣苑社区

  创新实践:

  一股专业力量与志愿热情相互交融的暖流,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的治理格局与居民的生活体验。作为国家级“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这里探索出的新路径,让社区服务变得更精准、更温暖。

阜新图,组织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打扫卫生

组织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打扫卫生

  谈及试点工作的初衷,文欣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于洪深有感触:“我们一直希望打破过去社区服务‘零敲碎打’的局面,真正形成一股可持续、有核心的合力。”为此,社区将提升内部人员的专业能力作为突破口,积极鼓励“两委”成员学习深造、考取证书。如今,11名成员中已有6人持证上岗,其中包括2名中级社会工作师,为服务注入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专业队伍建强的同时,志愿力量也被有效盘活。以党员为骨干,社区组建了9支特色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35次。尤其针对“一老一小”群体,创新推行了志愿网格员结对帮扶机制,17名志愿者与空巢、独居老人建立了“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常态化联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庄雅光在具体工作中见证了变化:“这种‘遇事帮办、闲时陪伴’的模式,让关怀不再是节日里的问候,而是融入了日常的点点滴滴,老人们的心暖了,我们的工作也更有方向了。”

  为了给社区治理引入更多“活水”,文欣苑社区积极向外链接资源。他们成功联动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心理咨询师、五龙街道专业社工站,并最终与阜新市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成立了社区自己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一次性引入了8名专业社工。“专业社工的参与,绝不是简单多几个人手,”于洪深有感慨,“它带来的是流程的优化、方法的科学和效能的提升,让我们的志愿服务从‘做好事’升级为有目标、有方法的系统性工程。”

  “我们将持续深化这种‘双轮驱动’模式,”于洪展望道,“通过完善志愿者管理与培训,吸纳更多专业力量,我们希望把文欣苑真正建设成一个邻里互助、温暖和谐的幸福家园。”在这里,专业与志愿的融合,正催生着社区治理的勃勃生机。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