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1日,记者从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至6月底,大连市10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实现规范化,按时“开门纳客”,是全省率先实现县级综治中心“五有”“五个规范化”标准的城市之一。
据悉,大连市综治中心建设基础扎实,围绕“建好”“用好”综治中心的目标,让群众的急难愁盼有地说、有人管、能解决。在“建好”硬件平台方面,大连突出便民实用,所有县级综治中心均选址在临街、一楼的便利位置,并在地图软件上清晰标注,方便群众“找得到门”。中心内部科学划分了接待、调解、仲裁、心理服务等功能区,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长海县设立“渔事商量点”,精准对接海岛群众需求。同时,各中心整合了多方专业力量,引入了一批金牌调解团队、金牌调解员,并建立了“一窗受理、首问负责”等运行机制,确保群众诉求高效流转。此外,通过对市级综治信息平台的优化,实现了矛盾纠纷处理“一案一码”、全程可溯。金普新区的“AI网格员”、瓦房店市的线上协同模块等实践,提升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响应速度。
平台建起来,关键在“用得好”。大连市秉持让诉求“有人办、依法办、满意办”的原则,推动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转。中心不仅整合了政法、司法、信访等12家单位资源,形成解纷合力,更注重调解优先、法理情相结合,配备心理服务力量,着力化解群众心结。数据显示,沙河口区综治中心运行后,该区信访初访案件数量显著下降。实效是最终的检验标准。自规范化运行以来,全市县级综治中心已累计受理现场咨询超3000人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00余件,办结劳动仲裁等案件800余件,解决信访诉求1700余件,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大连市将启动综治中心提质增效活动,推动各级中心资源深度整合,并加快市级和乡级中心建设,增加线上解纷功能,构建更加完善、便捷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