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的老旧小区里,44个佩戴红袖标的身影穿梭在楼栋之间。他们是新城子街道的平安守望员,一支以党员、楼长、退役军人为骨干的队伍,自2024年12月成立以来,围绕“守望风险隐患、守望矛盾纠纷、守望特殊群体、守望环境卫生”深耕基层治理,成为老旧小区里最让人安心的存在。
福宁社区的共享花园里鲜花盛开
“瞭望”护一方平安
“飞线充电太危险,咱们得赶紧处理!”福星社区的吴淑清一边说着,一边动手整改。守望员们凭借对小区的熟悉,成为风险隐患“瞭望哨”。
新兴社区的廖福朋曾在巡查时发现车棚火情,他第一时间冲上去扑救,同时大声呼喊疏散居民,避免了事态扩大;福宁社区的关丽萍则敏锐地察觉到高空坠物隐患,及时排除了险情。
半年来,他们整改飞线充电39处、清理消防通道42处、完成燃气安检92户,用“发现即解决”的机制,将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调和”解邻里心结
“大家都是邻居,有话好好说。”北尚丽都的缪树林正在调解一起因集装箱占道引发的冲突。“红袖标”们是公认的矛盾纠纷“调和剂”,新兴社区的佟玉华面对秧歌队扰民的问题时,也多次组织双方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正是这样耐心细致的工作,23件矛盾纠纷都在楼栋或社区内得到解决,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贴心”暖群众心窝
“吴大哥,又麻烦你了!”云峰社区的残疾低保户对前来送药的吴宝良说道。守望员们把特殊群体的事当成自家事,做他们的“贴心人”。
吴宝良坚持为这位低保户买药,除夕夜还带着饺子和春联上门。金星社区的李桂芝曾为一位走失老人四处奔走,最终帮老人找到了家人。
356人次的关爱帮扶,让“困有所呼、守望必应”的承诺落地生根。
“美容”助小区焕新
福宁社区的共享花园里,居民们正惬意地散步,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这是福宁社区卢宝玉带领“茗心小队”奋战数月的成果。作为家园环境“美容师”,守望员们让老旧小区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蜕变。
站前社区卜德军及时整治垃圾桶翻倒乱象;向阳社区夏秀华清明夜巡劝阻烧纸50余起……手持工具“边走边清”的日巡模式,让176处环境焕然一新。
记者手记
近日,新城子街道举办了平安守望员经验交流会,卢宝玉展示的共享花园照片引来阵阵赞叹,印证了“日巡+共治”模式的成效;李桂芝讲述与队友赵淑芳自费护送迷途老人回家的故事,让不少人红了眼眶;廖福朋分享的墙皮脱落应急处置经验、闫国军演示的消防通道堵塞快速响应流程,都成了大家学习的范本。
2025年上半年,44名守望员在8个社区23个老旧小区中忙碌着,开展隐患排查175次,调解纠纷12起,关爱特殊群体136人次,改善环境114处。
“平安守望员小角色大作用,小事情都不小!”吴宝良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