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一餐饭”的力量——记营口市西市区爸妈爱心公益食堂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焦巍 本报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5-08-01 10:12

  85岁的程立军和83岁的董杰,这对老夫妻不约而同向记者“竖起大拇指”:“这里的饭香,人更好!”——在辽宁营口,曾经身披戎装保家卫国的老兵梁成浩怀揣着一个酝酿已久的梦想,在营口市西市区启动了“爸妈爱心公益食堂”项目,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免费午餐的场所,更是一个汇聚爱心、传递温暖的港湾,为那些在生活中经历风雨的弱势群体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头题图3

享受免费午餐的老人在爱心公益食堂前为梁成浩(右)点赞

  爱心起航

  从一把钥匙到一份承诺

  2024年,营口市西市区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关爱“一老一小”的阳光也照进了梁成浩的心里。1982年出生的梁成浩,2000年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炮兵。2002年,他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他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先后从事过出租车司机、餐饮等工作,多年丰富的社会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间冷暖。早在三年前,梁成浩的心中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开办一家爱心食堂,为那些孤寡老人、残疾人士提供一个免费就餐的场所,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一直未能实现。

  2024年八一建军节,梁成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营口市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向西市区国资委申请到一间毛坯房——位于西大庙社区海澜新苑小区东门的“辽河大街西66-2-甲10”。握着房屋的钥匙,梁成浩的心中点燃了希望之火,他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6万元进行装修,甚至通过“闲鱼”等二手平台,以最节省的方式购买桌椅。为了节省开支,他亲自上阵,带领志愿者团队将这间毛坯房一点一点地变成了一个温馨整洁的“家”。他亲自到营口市陶瓷城“淘宝”,砍价买到4块钱一片的瓷砖……经过数月的辛勤付出,2024年12月28日,“爸妈爱心公益食堂”终于正式营业,免费接待70岁以上老人用餐,让弱势群体尽享“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老兵本色

  从炊事班到爱心厨房

  记者走进“爸妈爱心公益食堂”,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洁白的墙壁、整齐的桌椅、热气腾腾的饭菜,无不散发着家的温馨。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梁成浩的辛勤付出。这位曾经在炮兵部队炊事班担任副班长的老兵,将自己的一身厨艺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爱心食堂。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厨房,梁成浩和志愿者们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们精心挑选新鲜的食材,认真清洗、切配,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们深知,这些饭菜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传递一份关爱和温暖。营口市西市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志愿者也加入爱心公益食堂“帮厨”,大家热忱地为老人们盛饭、添菜,陪老人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老人们牙口不好,菜要切得细一点;这个老人有糖尿病,饭菜要少放糖;那个老人喜欢吃软一点的米饭……”梁成浩一边忙碌着,一边向志愿者们叮嘱着。他根据老人们的口味和身体状况,精心搭配每一顿饭菜,确保老人们能够吃得健康、吃得开心。

  家的温暖

  从一餐饭到一份爱

  没有交易、没有经济利益的这间互助食堂,只接待低保户、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得亲口尝一尝记者才有发言权,“味道,非常棒!”记者与老人们共进午餐,其乐融融。

  梁成浩告诉记者:“周一至周六,11点30分至11点50分开饭,早上9点半就来报到了,老人们把这当家了!一边聊天,一边打牌,静等中午开饭,老开心啦!”在老人眼中,梁成浩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大厨”,更是一位充满爱心的组织者。

  “有人不理解我,说我想当网红,说我有私心,我啥也不图,就图个安心!”五一国际劳动节,梁成浩依然坚守在食堂,“能让更多的老人们吃上一口热乎饭,我就觉得值了!”

  微 评

  “一餐饭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也是巨大的。爱心公益食堂不仅温暖了老人们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在以梁成浩为代表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爱心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期待他们为更多的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