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行动中,创新引入无人船巡查技术,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构建“天—空—水—地”立体化监管体系,对大连1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施全方位、无死角巡查,全面助力保障水源地安全。
“四位一体”监管:
科技赋能执法升级
大连创建的“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无人船巡航+人工核查”的立体监管模式,即通过卫星遥感大范围监测保护区内环境问题,使用无人机高空巡查隐蔽区域违规行为,使用无人船精准巡查水面环境问题,并最终通过人工核查方式对发现问题进行现场处置。
这种创新监管模式使水源地精准执法效率全面提升,其中环境问题的发现率提升40%,处置效率提高60%。
无人船首秀:
水面监管再添利器
大连首次将无人船技术应用于水库巡航检查,无人船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多参数水质检测仪,自主巡航水库水域。
据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介绍:“传统的人工巡查由于水域面积大、地形复杂等原因,往往存在盲区。而无人船的应用实现了全天候高效巡查,极大提高了水面环境问题的处置速度。”
无人船可实时监测水面漂浮物、岸边垃圾堆积及可疑排污情况,自动采集分析水质数据,并精准定位问题点位,特别是在查看水库垃圾方面成效显著,累计发现并清理水面漂浮垃圾23处。
流域联动共治:
强化区域合作
为了进一步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大连与营口、鞍山建立了流域环境安全联动合作机制,实施联合巡查、信息共享和协同执法。
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水务局、市水务集团、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工作方法,在专项行动期间共检查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108个,整改环境问题16项,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起,清理水面垃圾23处,劝离垂钓人员15人次。
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共建美丽水源地
为提高公众对水源保护的认识,大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水源保护工作,鼓励市民通过“12345”市民热线举报违法行为。同时,在重点水库周边设置智能监控和警示标识,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守护水源地的良好氛围。
执法人员使用无人船、无人机对水库开展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