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为了我们心头最牵挂的群体

来源:辽宁法治报 | 发布时间: 2025-07-14 09:31

  编者按

  从社会投资视角看,照顾“一小”是人力资源投资,能够提升人口素质,而照顾“一老”则不仅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还可以稳定社会预期。今天,我们继续以守护“朝夕美好”为主题,请各地的社区书记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

1——沈阳——刘心玉

  采撷地:沈阳市

  给孩子们打造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

  讲述人:刘心玉

  职务: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新世界花园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在社区工作中,“一老一小”始终是我心头最牵挂的群体。新世界花园二社区现有居民12187人,其中60岁以上2587人,18岁以下2553人。老人们历经岁月沉淀,需要关怀与陪伴;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需要悉心呵护与引导。我们社区积极探索,努力为“一老一小”营造温馨、和谐、有益的成长与生活环境。

  为了让老人们安享晚年,我们构建了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党建引领社区食堂建设,为品质养老添滋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社区党委在工作中了解到老年人有日常就餐这一需求,党组织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规划成立为辖区老人助餐、配餐、营养咨询等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长者食堂”服务。

  另一方面,考虑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我们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免费体检、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医护人员不仅为老人们检查身体,还耐心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提高老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我们还会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健康饮食讲座、科普大学、书法舞蹈班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之拥有一个幸福、安稳的晚年。

  为了进一步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我们积极搭建共建共享平台,与周边医院、培训机构、银行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对于儿童服务,我们社区积极整合资源,为孩子们打造丰富多彩的成长空间。设立了社区乐学坊,配备图书、益智玩具、绘画工具等,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阅读、玩耍和学习空间。同时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科普讲座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情商财商。

  我们始终坚信,只要用心用情、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一老一小”工作做得更好。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一老一小”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让新世界花园二社区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幸福家园。

2——锦州——纪婷婷

  采撷地:锦州市

  老伙伴们组建了“民乐大讲堂”

  讲述人:纪婷婷

  职务:锦州市古塔区敬业街道万成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作为万成社区书记,我心里最牵挂的就是咱社区的“一老一小”。您看,那些白发苍苍的老邻居,年轻时为社会奉献,如今该安享晚年;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是社区未来的希望,咱必须把他们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

  先说说社区里的老人。很多老人独居,内心渴望热闹,为丰富他们的生活,我们开设了“幸福课堂”。每周一、三、五,古塔区教育局委派的老师会来授课,教大家弹奏乐器、书写毛笔字、学习绘画。李大爷就是“幸福课堂”的一名受益者。起初,李大爷总是坐在教室后排暗自落泪,后来了解到,他老伴早逝,多年来无人陪伴谈心。自从参加课堂,他不仅学会了拉二胡,还和老伙伴们组建了“民乐大讲堂”,现在逢年过节都会在社区登台表演,现在李大爷的生活别提多丰富了。

  对于困难老人,我们更是关怀备至。老党员王大爷身患多种疾病,长期依赖药物,生活拮据,咱们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经常去他家,帮忙打扫屋子、代买药品,逢年过节还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有一年冬天,王大爷独自在家,没法出门买降压药。知道情况后,我冒着寒风跑了三公里为他买药。当我把药送到王大爷家时,他紧紧拉着我的手,热泪盈眶:“闺女,你比亲闺女还贴心呐!”

  孩子们的事,我们同样放在心上。寒暑假来临,许多家长为无人照看孩子发愁,我们迅速启动“七彩假期”托管班,邀请大学生志愿者授课,教孩子们画国旗、叠军被,开展“少年军校”活动。有个叫浩浩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性格十分内向,在“童心绽放”绘画课上,他画了一幅全家福,还小声跟我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画出全家人团圆的样子。”听了这话,我更加坚定了关爱孩子们的决心。

  如今,孩子们在“儿童之家”快乐地做手工、玩游戏,老人们在党群活动室尽情地吹拉弹唱,社区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看到大家脸上绽放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咱社区,就是要让老人老有所乐、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大家真正的幸福港湾。

3——葫芦岛——于洪连2

  采撷地:葫芦岛市

  围坐在老人身边吃着饺子唠家常

  讲述人:于洪连

  职务:葫芦岛市龙港区葫芦岛街道仙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我们社区是棚改回迁社区,也是葫芦岛市公租房、廉租房所在社区,“三多”现象较为突出,即贫困群体多、残疾人多、矛盾纠纷多,而且老幼问题比较突出。为了精准识别、精准服务,我们构建了“网格化+民情图”模式,积极实践探索出“五关十色”工作法。

  我们网格员“按图索骥”,每天走访辖区低保户、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家庭,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天冷了,提醒老人注意保暖,外出小心路滑。帮助老人对居住环境进行安全“体检”,叮嘱他们要安全使用燃气和电器设备。

  在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带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新春慰问品前往独居老人的家中陪老人过年。“杨大爷,过年好呀!这是咱社区孩子们一起亲手包的饺子,您快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杨大爷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着,眼眶微微泛红,哽咽着说:“好吃,太好吃了!好久没吃到这么香的饺子了,谢谢你们,让我这个老头在过年的时候也不孤单了。”我们围坐在老人身边,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和他唠着家常,还帮老人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新春的欢喜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映照出杨大爷幸福的笑容。

  我们社区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开办“快乐学堂”,为孩子们提供课业、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安全法律知识讲座、手工体验等寒暑假期系列活动,形成“青少年服务社区、社区培养青少年”的互动局面。同时,在假期对单亲和留守儿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辖区儿童小思琪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她跟着奶奶生活。我们经常去看望小思琪,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社区的持续帮扶下,小思琪从过去的孤僻少言逐渐变得开朗自信,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还主动帮助奶奶做家务。前一阵子,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来到小思琪家中。小思琪看着这些礼物,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小思琪的奶奶激动地说:“多亏了社区的关心和帮助,让咱思琪也感受到了被关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