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高铁再也不焦虑啦!”近日,记者在营口乘坐303路公交车,给体验感打了10分。自运营线路收回国有,303路配备了搭载“营口行”App和“车来了”实时查询系统的8.5米无障碍新能源公交车,同时增加班次密度,极大便捷了乘客出行,实现“高铁+公交”的无缝衔接。
今年以来,营口市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出行的急难愁盼,通过持续跟踪监督,推动相关部门系统治理,实现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大改善,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畅通、有序。
汇民意 聚民智
“早高峰,开车送娃堵车!”“公交右转道,能否灵活?”……民生无小事,关乎幸福度。
今年年初,在营口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营口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广泛收集代表意见建议,内容涵盖交通标线科学施划、信号灯智能调控、学校周边拥堵治理、商铺门前停车资源优化等方面,并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按比例选定重点代表建议进行督办。
为确保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营口市人大监察司法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街头巷尾、执法一线和居民小区,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区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重规划 强基础
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形成问题清单后,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营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对此进行了实地调研踏勘,认真分析道路交通流量,围绕“宣、隔、建、改、明”五字工作理念,聚焦“一点一策”,抓精准化治理,对主城区主要路口进行“微改造”“改扩建”,打通“微循环”。
据统计,交警部门共调整隔离护栏调头口3处,施划标线8000平方米,清除遮挡信号灯树木2处、遮挡交通标志树木68处,维修交通信号灯152组,制作安装交通标志52块,优化升级43处交通信号。
经过调整,路口车辆通行能力提高30%,货车右转肇事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0%。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全区域协调自动配时计算和控制,升级改造39处信号机,130处信号机统一后台控制。机舱式自主巡航无人机实时巡逻,实现了单一路口智能化自适应、主路动态双向绿波、区域协调控制的良好效果。
察民情 解民忧
营口市人大常委会还将解决家长和学生的出行需求作为此次监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推动校园定制公交服务落地见效。
3月12日,7条校园定制公交正式上线运营,以精准化服务打通家校通勤“最后一公里”。定制公交根据学校位置科学规划站点路线,实现“家门口到校门口”的精准对接。
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乘坐定制公交后,不仅解决了接送难题,上下学安全有了保障,还能与同学结伴同行,乘车过程温馨有趣,家长无需再为通勤耗时费心。
群众以打油诗点赞:“晨曦未醒车先行,定制公交爱意盈。站点精准依校设,路线科学便学行。安稳座椅安心靠,宽敞车窗赏景明。家校往返无忧虑,营口温情伴梦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定制公交便民性与城市温度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