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闯哥,他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住了10多天院,医生叮嘱他要静养,刚出院不到一周,听说防汛有需求,他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谁也劝不了。”说起刘立闯执意奔赴防汛抢险救灾一线的故事,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李科翰对刘立闯既敬佩又心疼。
7月27日至8月2日零时,大雨和暴雨间歇来袭,使铁岭市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铁岭中院党组高度重视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法院实际,聚焦群众期盼,发起全市法院抢险抗灾“我在前”等系列活动。全市法院干警闻“汛”而动,由院党组带头组建突击队,深入社区村屯开展工作。
雨夜巡堤 一夜未眠
雨情、汛情、灾情始终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铁岭市委政法委第一时间成立了政法系统防汛应急支援预备队。铁岭中院在前期组建的应急组、社区(村屯)工作组、后备组中,确定20名同志参加了政法系统预备队,刘立闯就是其中一员。
昌图县古榆树镇防洪形势严峻,东辽河和招苏台河同时在古榆树镇穿过,水面涨势迅猛。8月1日18时许,刘立闯接到《驰援昌图防洪》的通知。
“立即出发,早一分到达,早一分发挥力量。”
“市里的突击救援队到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工作也有章法了。”昌图县古榆树镇党委书记修平洲告诉记者,在分工中,刘立闯主动要求去巡堤,巡堤是个细致活,责任重大。
“巡堤要有三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缺一不可,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刘立闯向巡堤队员介绍经验,工作29年来,他参加过10余次防汛工作。
“睁大眼睛,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刘立闯会同队员反复巡查,一米一米地巡、一米一米地查,仔细查看大堤是否出现渗水、滑坡、管涌等险情,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经过近8小时奋战,发现2处轻微险情,及时上报,得到快速处置。
救人救牛 一往无前
8月2日8时20分许,刘立闯接到古榆树镇政府信息——古榆树镇曙光村曹船口屯有村民被困,请求救援。
刘立闯立即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随即加入冲锋舟救援队。
经过40分钟左右搜救,成功将被困的霍氏父子安全救出。原来霍氏父子放心不下家中饲养的黄牛,天刚亮就返回家喂牛,等返回时,发现水已经涨到过腰深了。
“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们就返回不了安置点了。”“牛怎么办?”“牛没事儿,我俩把它们安置到高处了。”刘立闯把人救上船后,又在确保牛安全的情况下,才向堤坝安置点返航。
刚把霍氏父子送上岸,又接到求助,还有一名村民张某被困。刘立闯会同救援队立即赶往被困村民家中,经过20分钟搜救,将被困的张某安全救出。
“我家的位置处于低洼处,再涨水,都得没过房子,我担心我家的5头大牛。”村民刘某向镇里求助。刘立闯接到镇里信息后,马不停蹄,带上刘某到达现场。老牛识主,刘某将绳子一头拴到其中一头牛的犄角上,绳子另一头由刘立闯固定在冲锋舟上,似乎懂事的大牛一路跟随,就这样5头大牛逐一被转移到安全处。
“风雨之下,群众的民生小事就是头等大事。”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韩丹在与记者连线时表示,刘立闯是防汛抢险救灾一线中“逆行”队伍中的一员,他们切实地让村民们感受到党始终在身边,为“刘立闯们”点赞。
立行立效 一片赤诚
刘立闯,1969年2月生,1987年11月参军,1995年8月转业到铁岭中院工作,现任铁岭中院法警支队政委、一级高级警长,曾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个人三等功6次。
“转业以来,刘立闯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他勇于吃苦、甘于奉献;工作中细致认真、一丝不苟;面对危险勇往直前、从不退缩;面对威胁敢于亮剑、临危不惧。”铁岭中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峰这样评价。
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刘立闯初心不变、使命依然,始终不忘“人民子弟兵的”的身份,知行合一,用认真和实干把人生的华彩乐章谱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阵地上。
“我们接到上级通知,目前洪峰已安全过境。”8月3日凌晨,记者接到刘立闯发来信息,他告诉记者,他们胜利完成任务,正在返程的路上,他表示“党有号召,随时到位”!
刘立闯是铁岭政法系统防汛抢险救灾一线的一员。风雨无情人有情,法院群众心连心。据悉,截至8月3日,铁岭市法院系统已出动干警600余人次,走访基层点40余个,捐赠抢险物资价值近3万元。
曙光村曹船口屯有村民被困,刘立闯(前)与队友成功转移被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