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老百姓的矛盾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是小事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变成大隐患。面对各类小矛盾,他们是这样第一时间化解的,希望本期的三个案例能给全省调解员带来借鉴。
编号058
电动车充电存隐患 红色物业解决民忧
矛盾焦点:电动车随意充电
案例简介
“有电动车的,不是在自家窗外乱拉乱挂充电线,就是在楼道内充电,万一着火了,我们住在高层的谁也逃不掉,安全隐患太大了。另外,小区内就两个充电桩车棚,放不下几辆电动车,还总是有人不用也占着位置,给电动车充电太难了……” 近日,锦州市凌河区龙江街道兰花社区东湖丽景小区业主张女士找到了锦州市凌河区东湖丽景小区物业经理兼红色物业党支部委员孔祥贵,诉说了自己的烦心事。
调解过程
“你们看看, 停在充电桩车棚里的电动车没有几辆是为了充电停的,都是为了给电动车遮风挡雨。还有这楼外悬挂的充电线,在楼道内充电的电动车,多危险啊,这要是着火了该怎么办!”
锦州市凌河区龙江街道兰花社区书记姚琳与辖区东湖丽景小区物业经理兼红色物业党支部委员孔祥贵来到小区内,针对电动车占用充电桩、楼道内充电、楼外乱拉乱挂充电线的情况进行具体查看。在实地查看现场状况后,孔祥贵与姚琳发现,确实存在电动车占用充电桩位置以及在楼道内给电动车充电、较矮的楼层在窗外悬挂充电线的现象,这样的行为既不文明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二人讨论,决定由红色物业党支部牵头,社区、物业以及居民代表三方参与,在红色物业会议室召开会议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存隐患的问题。
通过会议讨论决定,首先由社区牵头,联合物业、街道安全生产部门针对电动车楼道内充电、乱拉乱挂充电线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然后再由物业增设充电桩车棚数量,制定电动车停放管理办法,增加值班巡查,劝阻居民不充电不占位,规范充电措施,从根源解决居民给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如今,社区居民对整治结果表示满意。
调解员说
孔祥贵:因电动车充电不规范等原因引发的火灾屡见不鲜,此次问题的圆满解决离不开社区、物业的重视。红色物业是适应基层社区的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党组织,将物业企业进行红色改造和提升,并与社区进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物业企业真正纳入到基层治理格局当中,帮助居民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增加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号059
地邻排水引纠纷 人民调解化矛盾
矛盾焦点:相邻土地排水问题
案例简介
沈阳市苏家屯区十里河街道板桥村村民陈某某与王某某两家承包地相邻,王某某2020年将地转包给了范某,范某又雇佣了板桥村村民佟某某负责管理。原本两家承包地中间有一条小路,但范某种地的时候把小路给种上了,雨水增多使范某旱田里的水流到了陈某某家的水田里。
连降大雨,两家耕地的地势都比较低,造成田内积水。因为范某家的花生打过农药,所以旱田内的积水会有一定的农药残留。陈某某担心有农药残留的雨水进入自己家稻田,所以将两家相邻的田埂垫高垫宽,使得范某家地里的积水无法排出,造成范某家地头的花生涝死,双方产生了纠纷。
调解过程
在收到王某某的调解申请后,沈阳市苏家屯区司法局十里河司法所首先听取了当事人对纠纷产生过程的陈述,然后打电话与陈某某沟通,将其约到现场开展评理说事,同时邀请了板桥村评理说事员黄云龙、“乡绅”人士佟鹰共同参与。在现场调解过程中,陈某某主张,将自家水田地的田埂垫高垫宽是个人行为,与别人不发生关系,而且多年来有小路相隔,两家从来没有纠纷,就是因为范某把小路种上花生了才出现这种情况。王某某则主张,陈某某把田埂垫高使得自家地里积水,担心次年范某承包地无法出租,因此急于让陈某某家把田埂恢复原状。
由于双方在2020年就产生过矛盾,这次再次见面后,言语异常激烈,互不让步,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经验丰富的佟鹰站了出来,他根据周边地理情况提出,在陈某某家水田地里挖一条沟,将王某某家地里的水排出去,最终雨水都会流到旁边的小河中,只是需要占用陈某某家一条垄宽度的地方来挖沟下管。一开始,陈某某拒绝了这个提议,通过评理说事站以及佟鹰不厌其烦的劝导、设身处地的劝说、真心诚意的协调,最终,陈某某同意由村里施工,在自家地里挖一条排水沟。同时,范某同意留出两家相邻的道路,方便通行。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两家矛盾顺利解决。
调解员说
佟鹰:本案例是由相邻土地排水问题引发的纠纷,当事双方都是因为维护自身利益导致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拿出一个能保证双方利益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评理说事员共同参与调解工作,提出适合当地情况的具体措施,同时找准双方的代表人,不厌其烦地进行劝导,最终解决了本次纠纷。
编号060
小摄像头大风波 找准症结巧调解
矛盾焦点:前院要安全 后院要隐私
案例简介
兴城市红崖子镇西二台子村蔡某与杜某两家系前后院邻居,蔡某家住后院,杜某家住前院,本来两家关系不错,但为了摄像头问题,两家闹了矛盾。原来,为了自家安全,杜某在自家后屋檐下安装了两个强光摄像头,而摄像头的方向正对着蔡某家。蔡某家认为,杜某家安装摄像头的行为,影响了自家人的正常生活,全家的隐私都暴露在摄像头之下。蔡某找杜某交涉多次未果,又找到了西二台子村“村民评理说事点”。
西二台子村“村民评理说事点”小组成员先后到蔡某和杜某家中调解多次,均未达成和解。杜某态度蛮横,始终不肯退让,更放话说“就是他亲爹来了也不好使”。一件不大的矛盾纠纷愈演愈烈,蔡、杜两家互不相让,纠纷调解陷入僵局。
西二台子村“村民评理说事点”将此纠纷转至兴城市梁玉香个人调解工作室,梁玉香受理此纠纷当天就到蔡、杜双方当事人家中进行深入调查。
调解过程
梁玉香对蔡家的诉求给予了理解,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家的隐私时时刻刻暴露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一到晚上,杜家的强光摄像头还发出红光,透过玻璃直接照进屋里,的确让人不舒服。
经过多次“家访”,梁玉香终于获得了关键信息。原来,杜某之所以费尽心思在自家后屋檐下安装摄像头,是因为此前他家曾经无缘无故死过一头母猪,怀疑有人在背地里给猪下了药,同时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怕别人再次伤害他家。
症结找到了,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你维护自家的安全肯定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你琢磨一下,蔡家的一举一动都在你家摄像头底下,大晚上摄像头还发红光吓人,换成你能接受不?”梁玉香没有否定杜某安装摄像头的行为,而是耐心说,“你调一下摄像头的高度和角度,不影响到别人不就完了吗?多简单的事!有必要因为这点事结个仇吗?”
一句话,如醍醐灌顶,杜某一下子就想通了!梁玉香法与情并用、宽与严相济,不断劝说,并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蔡、杜两家终于打开了心结,达成和解。
调解员说
梁玉香:任何矛盾,都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背后肯定有我们还未了解到的症结,只要找到了症结,并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矛盾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