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生活中,邻里纠纷往往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不够,相互之间缺乏谅解礼让所产生的。本期的3个邻里纠纷案例就是由沟通不够而引发的,调解员通过耐心调解将这些矛盾一一化解。
李宝山正在做双方老人子女思想工作。
编号010
老年室友起摩擦 贴心调解止纷争
关键词:养老院室友纠纷
案例简介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去养老院养老,老人们由于日常生活习惯不同,在养老院居住难免会有摩擦,如果没有及时化解,一些小摩擦可能会引起大纠纷。
近日,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一家养老院的两位老人就因为一点小摩擦产生了矛盾纠纷。
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调解,但收效甚微,现在双方剑拔弩张,只能请求派出所帮助解决。
接到报警后,法库县公安局大孤家子派出所立即派出警力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到达现场后,两位老人已经开始拉扯,民警立即上前将两位老人分开。经现场了解得知,王大爷和任大爷本是同屋居住的室友,以前并无过节儿,今天一早,两位老人因为一时言语不和发生争吵。
见此情形,大孤家子派出所将双方引导至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的“老李调解室”,面对面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
老李名叫李宝山,今年63岁,退休前是法库县公安局大孤家子派出所的一名普通警务辅助人员,在大孤家子派出所工作了30多年。这些年来,他与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本已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被同事和群众合力拉到了调解室,凭着对群众和公安工作的满腔热忱,老李以一名平安志愿者的身份继续在这间小小的调解室内发光发热。
“老李啊,你来评评理,他说我早上起来声音太大影响他休息了。”王大爷一见到调解员老李就拉着他诉苦。
老李摸清两位老人的性格后,找准化解矛盾纠纷着力点,从家庭讲到社会,从社会讲到为人处世小细节,规劝当事人要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解决问题。此外,老李还对当事人及双方子女开展了法律知识教育,进一步增强双方法律意识。
老李如家人般质朴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双方当事人,当事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软化,心结也逐渐被打开,最终握手言和。
调解员说
李宝山:调解就是拿真心换真心,你把当事人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就没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矛盾。调解员在接到辖区居民矛盾纠纷诉求后,要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从法理和情理出发,摸准矛盾点,对症下药找出问题化解的出口。
生活中,邻里、室友、同事之间产生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双方当事人要以真心换位思考,多沟通、多解释、多理解、多包容,那么一些小摩擦可能就不会升级为大纠纷。
编号011
乡音温暖人心 化解租房矛盾
关键词:租房居住人数超额
案例简介
群租房现象是社区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由群租带来的消防、治安、噪音、环境卫生等隐患极易引发矛盾。
锦州某商场装修处在收尾阶段,大量负责装修的外地工人租住在邻近的小区内。因当时负责租房的工头向房主说住8个人,而实际却住了16个人,造成屋内破败不堪且开始漏水,当房主晚间来到出租屋看到这种情况后,一气之下怒骂了居住者,并要求所有人立即离开。
调解过程
当晚,正在值班的锦州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南山派出所民警李澍接到报警称,辖区内某小区里有不少人聚集闹事,李澍和其他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维护秩序并开展调查。
“房子今天说啥我也不租了!”
“你们就是欺负外地人,不让我们住,我们就到广场上去露宿!”
李澍回忆道,当时现场一片混乱,一时间双方互不相让。
“房主没有歧视和侮辱咱们工人的意思,你想想,本来约定住8个人的屋子一下住了16个人,房子漏水了,严重影响了邻居的正常休息和生活质量,房主生气在所难免……”李澍的一口川渝方言震惊了工人们。
因李澍早年在川渝地区有3年的生活经历,他用川渝方言与工人们沟通,在距离家乡2000多公里的地方能听见一个辽宁警察用自己的乡音与自己沟通,工人们觉得既温暖,又很受感动,抵触的情绪很快平息了下来,李澍安抚好他们并让他们相信民警会帮助他们解决好问题。
“农民工友来到此地谋生不容易,您再通融一晚,这么多人真要是在广场上住,咱锦州的形象也没了,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随后,李澍又开始做房主的思想工作,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房东同意了。随后,李澍又对工头提出了要求,次日一定要在小区内再租一处房子,最终矛盾得以化解。
调解员说
李澍:调解此次纠纷,我从避免矛盾激化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通过真诚和耐心防止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激化升级,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此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基层派出所民警,我要处理好外来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矛盾纠纷,引导企业给予农民工良好的生活保障,正确履行社会责任,以维护清朗良好的营商环境。
编号012
多年积怨再度升级 民警介入握手言和
关键词:“一句坏话”
案例简介
80多岁的张某和60多岁的李某是一个楼的邻居,多年来“积怨”颇深,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但是双方都想不起来最初是因何事引起的矛盾。
10月初,张某跟邻居在楼下坐着闲聊,李某牵着小狗路过,李某的小狗看到张某开始狂吠,张某就随口说了一句“狗仗人势”。这句话一下子惹恼了李某,随即两人开始对骂。
楼上张某儿子听闻母亲在楼下与人争吵立即下楼,并与李某发生撕扯。被邻居拉开后,张某和李某两家人均表示这事绝不能就此结束。
从此,张某儿子天天说要对李某家人进行报复,吓得李某和家人都不敢回家,两家“战争”再次升级。
调解过程
本溪市公安局平山分局南地派出所民警关雪莲得知此情况后,马上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介入调解。
关雪莲首先找到当事人了解事情原委,通过耐心沟通,她找到了矛盾的关键点:双方都想让对方先道歉。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关雪莲再次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进行沟通,她先来到年龄较大的张某家,对张某说:“不能靠暴力解决问题,你们天天扬言要打李某家里人,打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你们两家说来说去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但要是打人,就是另一回事了。您看您老都这么大岁数了,和他们置气再把身体气坏了怎么办,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张某听了关雪莲的话说:“我没有别的想法,我就想让她给我赔礼道歉,只要她道歉,我俩的事就算完了。”
了解了张某的想法,关雪莲又找到李某,跟她说:“你看事情闹到这种程度,你连家都不敢回,值得吗?都是邻居楼上楼下住着,没必要闹成这样,我陪你去给她道个歉,事情就解决了,你看行不?”
第二天,关雪莲特意自掏腰包买了两份水果,一份拿给李某,一份让李某拎着拿到了张某家。张某一看李某在关雪莲的陪同下来道歉,也表示不再追究此事了,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调解员说
关雪莲:在调解类似矛盾时,需要知道当事双方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就是找到了矛盾的关键点,然后在调解过程中让当事人明确自己的错误,随后依据互谅互让、互相帮助的原则化解矛盾纠纷。这才让这场多年的“积怨”3天就得到了化解。
本版稿件由记者 李滢乐 任晓霞 王璐璐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