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2.警惕冒充“通讯部门工作人员”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通讯部门工作人员以用户手机号“涉嫌发送垃圾短信、诈骗短信”“身份证被盗用办理到手机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语言故意恐吓用户。电话转接自称是公安机关的某警官,通过准确说出用户身份信息,发布假冒“逮捕令”,进一步博取其信任。以“资产清查”为由要求用户将名下银行账户中资金转至其提供的“办案账号”,或是要求其重新办理一张绑定手机的银行卡,让其将资金转入,从而成功实施诈骗。
◆你该怎么做?
一定要注意陌生电话来源,通讯部门、公安部门不会要求群众转账,更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任何陌生人来电,但凡提出了汇款的要求,基本能判定是骗局,如发现此类诈骗或已经造成损失,请立即报警。
3.警惕“网上购物退款”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电商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以消费者拍下的货品缺货或者交易失败或解决售后为由,告诉消费者需要退款,诱骗消费者重新修改、支付订单,借机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将绑定银行卡内的钱转到其指定账户。此类诈骗手段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如果不了解详细的操作流程很容易被骗。
◆你该怎么做?
电商类网购退款会直接退到支付账号内,不需要知道银行卡号等信息。遇到此类事情,可直接向卖货商家咨询以辨真假。在没有核实情况之前,千万不要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或支付账号、密码等私人信息,更不要按照对方发送的所谓网页链接地址进行操作。
4.警惕“机票退改签”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乘机人员航班信息,如乘客姓名和航班班次、起降时间、地点等,再使用改号器将诈骗电话伪装成退改签机票的“400”客服电话,发短信或直接拨打电话告知乘客航班出现异常,需要退改签,然后不法分子以退“民航补助”作诱饵,让乘客在取款机上进行英文界面的操作。诈骗过程中,不法分子告知乘客补助发放没有成功,是由于银行卡没有激活导致的,需要进行转账激活,谎称汇款需要超过余额的钱来进行激活,从而诱骗乘客转账,再用“验证码”“激活码”“关联码”等,诱骗乘客输入转账账号、转账金额,让乘客将资金转入,从而成功实施诈骗。
◆你该怎么做?
5月初、10月初、春节期间都是旅游季,旅游订票时一定要通过官方客服电话或官方网站了解情况,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机场、售票商打来的机票改签电话。
5.警惕冒充“高校招生负责人”诈骗
高考过后,考生们纷纷开始报考学校,这时有些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负责人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利用考生求学心切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与家长见面时,先强调录取难度,再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暗示可以帮忙,要求家长先付一部分钱,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当家长将钱如数交上后,不法分子便逃之夭夭。
◆你该怎么做?
保护好自己的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切勿泄露给他人。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选择求学路径,千万不要试着以“走捷径”“托关系”等不正当途径获得高校录取名额。
6.防范电信诈骗,牢记“五不一打”
不点:来源不明的微信、短信链接不要点;
不怕:冒充公、检、法诈骗不要怕,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是绝对不会用电话来办案的,更不会设置安全账户让群众转账来证明清白;
不信:转账指令不要轻信,遇到转账要求时一定要当面或者电话核实清楚;
不贪:积分兑换现金不要贪,不法分子可以利用改号软件冒充任何单位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发短信;
不转账:不核实清楚不要转账,不法分子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你转账;
一打:要做到发现被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下期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