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解析新方法①打赢阻击战 斗智又斗勇

来源:辽宁长安网 | 作者: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18-09-26 10:31

mmexport1536914155225

“辽宁移动”驻沈阳查控中心人员协助警方办案

  “2018年第一季度,诈骗电话拨打次数同比下降77.9%,收到诈骗短信人数同比下降75.3%,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同比下降28.3%。”2018年,民间调查团体守护者计划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如此显示。

  关键指标“三降”背后,体现出反电信网络诈骗“共治模式”取得阶段性效果,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探索建设“网络安全共同体”。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辽宁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防范通讯诈骗负责人金涛表示,想要打赢电信诈骗狙击战,需要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斗勇,需要执法部门强有力的执法力度和运营商坚定不移的打击态度。斗智,则需要在技术防范方面多动动脑筋,想出更有针对性的办法来。

  全网杜绝“改号”电话

  近年来,辽宁移动使用虚假主叫监控拦截系统全网杜绝“改号”电话、定制服务防范“呼死你”来电、研判甄别垃圾短信、屏蔽钓鱼网站,在技术上推陈出新。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是网络“改号”电话,即不法分子在境外或境内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网络电话等技术,冒充个人用户或公、检、法机关,电信、社保、税务部门,再套取个人信息,很多用户上当受骗,从而蒙受巨大的损失。

  有媒体报道,在近年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的占到90%以上。“利用网络这一途径编造各类电子信息,诈骗他人的财物,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高科技行业给诈骗带来了更多的方式方法,也增加了识别难度。”金涛说道。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直接搜索“改号”软件,显示相关产品已经无法找到;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简单检索,也只能发现相关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改号”软件传播、销售信息隐藏得更深:记者将关键词稍加变换为“任意修改”“短信显示”“改号”等词,依旧有不少新发现:它们有的藏在贴吧的帖子和回复里,有的隐匿在社交论坛中。

  通过某贴吧回复的联系方式,记者找到一个专门贩售此类设备的公司。该公司负责人称,交4500元就可买到一部能够用任意号码进行呼叫和发短信的设备,为了验证软件功能,该公司还提供操作流程的演示视频,但更多的非法商家面对试用要求时,显得极其谨慎。

  “销售非法软件的市场还存在,是否说明对于网络‘改号’电话的治理异常艰难?”记者提问,“2016年9月,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最具突破性的意见就是‘坚决整治网络改号问题’,《通告》要求清理整治网上改号软件,坚决阻断改号软件网上发布、搜索、传播、销售渠道,让非法改号软件‘发不出、看不见、搜不到、下载不了’。”金涛表示,从前人们只知道“改号”所带来的骚扰小广告的问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服务中蕴藏着更大的安全漏洞——典型的场景如“邮政通知有可疑包裹”“警察通知涉嫌犯罪”“税务通知涉嫌偷税漏税”“我是你领导,明天来办公室一下”“航班取消机票改签”等。

  金涛称,“虚假主叫”是这类电话的专业名字,为了配合国家打击电信诈骗行动,维护用户合法权益,中国移动已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建立了虚假主叫监控拦截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国际改号诈骗电话、网间虚假主叫和网内虚拟改号。针对问题最突出的国际改号诈骗电话,早在2013年已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要求,在国际关口局对“+86”开头的违规国际来电进行了拦截;针对网间虚假主叫,中国移动建设了虚假主叫集中监控平台,对冒充中国移动用户号码的虚假主叫实施监控拦截。“我们也是应用这一系统,采取主叫白名单管理的方式,将专线用户的主叫号码纳入白名单,对未在白名单里的主叫号码进行限制呼叫,防止虚拟改号通过语音专线非法落地。”(下期待续)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