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记者走进了辽宁移动“传说中的神奇部门”——信息技术中心大数据室,一间80平方米的房间,24个工位,没有人抬头张望,每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在自己的电脑前忙碌着,整个房间透着静谧。
“我们这个科室是2017年5月左右成立的,业务范畴主要有三个方面:平台运营维护、数据挖掘构建模型、报表应用开发,其中数据挖掘建模就包含了防范电信诈骗方面的工作。”大数据室政企平台组组长姜遥向记者介绍,谈话间,电脑上传来客服中心的工单,其中包括公安部门要求协查部分电话号码。
记者注意到,在工作人员的电脑上有一个软件,该软件左侧菜单栏有一项写着“诈骗电话”,下面的子菜单包括:分析模型、分析日累计表、敏感地带漫游日累计表等7项内容。姜遥告诉记者,该软件名为骚扰电话拦截系统,其处理诈骗号码的核心技术是先构建出一个“模型”——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大量的疑似诈骗号码进行分析,提取高危特征,根据高危特征分布情况,对每个特征维度威胁值进行量化,形成诈骗号码量化预警模型。该模型可自动按照疑似程度排序,精准发现疑似诈骗号码。根据诈骗号码的疑似程度,对涉嫌诈骗号码进行管控:系统自动下发身份信息二次核验短信,对未进行身份确认的疑似号码自动关停,使漫游诈骗号码开机存活时间小于1小时;最后通过态势感知平台对诈骗号码漫游态势进行展示,对高发情况及时发布预警。“除了配合公安部门完成部分查询工作,我们还会与‘洛阳中心’保持连通,协助处理我省内的其他类型的不良信息。”姜遥说道。
“模型建成之后会先进行测试吗?根据模型去筛选疑似诈骗号码准确率怎么样?误差量大概有多少?”记者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肯定有误差,从建模到现在,调整是无时无刻不在做的,大大小小已经也有十数次了。”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防范通讯诈骗负责人金涛接过话茬,“电信诈骗的手段是不断升级的,诈骗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模型需要不断地调优。现在的电信诈骗已经形成了跨省的犯罪链条,比如福建省龙岩市的不法分子从我省大肆收购实名制电话卡,然后漫游到龙岩地区进行诈骗。仅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我们就配合龙岩市公安局关停了近9000个诈骗号码。”
“经系统自动显示,您前期办理此号码的客户信息需进一步进行电话实名制校对核查。为保证您今后的正常使用,请您在今天17点前持本人身份证到指定营业厅办理实名校对手续,如超期将被限制通信服务。详询10086。”金涛现场给记者发送了一条提醒短信,“通过模型筛选出的疑似诈骗号码,一定会通知机主,就是你看到的短信样式,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金涛强调。
电信诈骗是典型的可防范案件,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正是有了骚扰电话拦截系统这一“黑科技”每时每刻监控异常情况,每月拦截骚扰号码、关停诈骗号码4000万次,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月均通报涉案号码数量下降90%,月均用户举报量下降95%,辽宁移动有效地防控了不法分子通过倒卖实名制电话卡漫游到省外从事诈骗活动的风险。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辽宁移动在防范打击电信诈骗打假上“人员尽量扩充、经费尽力倾斜”的投入。“我们大数据室成立之初只有14个人,现在你也看到了,24个人坐得满满当当。诈骗技术和手段不断翻新,我们必须保证人员充足。”姜遥告诉记者。
据悉,除了这一整套大数据模型分析、量化预警、自动管控处置态势感知的治理模式,辽宁移动还通过数据治理、安全机制、风险识别和审计溯源“四位一体”的管控举措,重点识别和控制数据共享、流转等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开放共享安全生态体系。其以大数据思维模式对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从安全运营管理、安全防护技术、组件基线合规三方面开展大数据平台的对标分析和建模。设置基础设施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采集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处理安全、应用支撑安全、业务应用安全、接口安全、平台安全管理九个指标,对大数据平台所实施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估。
吃透政策主动作为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加强对全国打击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提供了跨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下期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