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6日,辽宁全省法院“强基工程”总结大会召开,全面总结“强基工程”做法成效,对推动强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作出系统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慧晏出席会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到会并讲话。
面对基层法院在审判质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经过广泛调研,省法院提出“以提升初始案件质效为中心、系统推进强基建设”的工作思路,自2022年起实施为期3年的“强基工程”,坚持系统谋划,出台强基工作意见、人民法庭建设两个办法和基层联系点制度,明确9个方面44项任务,搭建起“强基工程”的“四梁八柱”。积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法院强基工作的决议。
会议指出,“强基工程”实施三年来,全省基层法院审判质效实现新提升,审判质效连续13个季度实现同比向好;相对薄弱院建设取得新突破,2家全国薄弱院、17家省级薄弱院脱薄出列;人民法庭建设呈现新面貌,调整优化全省297个人民法庭布局,人民法庭在基础设施、法庭管理、诉讼服务、信息化和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其中138个人民法庭在参与基层治理等方面成效突出成为示范;基层队伍建设获得新成绩,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形成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的人才发展态势;基层基础保障得到新改善;职能作用发挥实现新作为,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促推社会治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强基工程”已经成为“叫得响、立得住”的辽宁法院特色工作品牌。
会议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强基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强基导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初始案件质效为中心,突出相对薄弱院脱薄和人民法庭建设两个重点,通过抓住“两头”带好“全面”,切实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提升政治建设、审判质效、队伍素能、服务能力、基础保障,推动全省法院基层基础工作整体跃上更高水平,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说强基答卷
2家全国薄弱院脱薄出列
17家省级薄弱院脱薄出列
审判质效连续13个季度同比趋优
调整优化297个法庭区域布局
设立了255个综合性法庭
设立42个金融等专业化法庭
在偏远地区设立65个巡回审判点
138个人民法庭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向基层释放537个政法编制
为基层招录公务员1835人
遴选681名员额法官
统一新聘1039名聘用制书记员
选优配强基层法院院长130名
181名优秀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