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条“吐槽”到全面整改,在一场守护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群体就医权益的行动中,凤城市检察、卫健、残联等部门联动,共同绘就“有爱无碍”的暖心画卷。
检察官开展“回头看”工作
本报讯 在凤城市某医院核磁共振检查室,一位行动不便的患者正在家人的协助下通过新配备的辅助器械从消磁担架轻松转移到检查设备上。便利的背后,是凤城市人民检察院帮助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开辟的一条“绿色就医通道”。
“核磁检查缺乏辅助器械,我们残疾人太不方便了!”今年4月,在一次凤城市残联、残疾人代表参与的座谈会上,一位参与者“吐槽”就医的不便,参会的公益诉讼检察官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会后立即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对市内三家主要医疗机构的调查发现,核磁共振检查区域普遍存在担架车与检查台无法对接、无障碍设施标识缺失、辅助设施形同虚设等问题,这些隐形障碍成为横亘在“老残”群体就医路上的“冰冷壁垒”。
发现这些问题后,凤城市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以现场照片等证据为支撑,厘清监管责任,向凤城市卫生健康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排查并整改辖区医疗机构无障碍服务短板。
在凤城市检察院的持续监督下,凤城市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采纳检察建议,立即部署整改工作。三家医院相继配备了专业的核磁共振辅助检查器械,完善了无障碍标识系统。同时,卫健部门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专项排查,织就了一张更密实的就医保障网。
近日,凤城市检察院为确保整改落到实处,联合残联开展“回头看”行动,实地体验,倾听患者心声,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