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丹东司法行政系统持续关注残疾人群体的法律需求,积极组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发展法律服务专门力量,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提高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传递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温暖。
5月19日,丹东市司法局、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丹东市残联等多部门在部分商业广场、大集、社区开展“加强残疾人公共服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法律咨询等形式,向现场群众宣传法律援助工作,讲解法律援助范围,申请法律援助方式、流程及针对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开辟的绿色通道等服务措施。同时结合当前残疾人维权现状,就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案释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残疾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监护制度和相关侵权责任划分等制度做了宣传和解读。活动现场还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援助服务指南》以及法律援助宣传袋等宣传资料。
丹东市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在公共场所、社区、集市开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