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艺术邂逅法治擦出普法“新火花”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刘泓含 孟浩 | 发布时间: 2024-05-20 10:27

  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不断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深入开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普法宣传,5月16日,由省司法厅、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承办的“‘典’在身边 有法相助”主题法治文艺汇演在铁西区启工二校(金谷校区)和浑南区白塔街道天街社区轮番上演。

aaa1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表演小品《骗假不留》

  精彩演出让观众“入戏”

  演出由歌曲《阳光路上》拉开帷幕,来自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将民法典知识和法治元素与居民日常生活完美融合,创作表演了各类集普法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法治文艺节目,以“演”释“典”,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普法“盛宴”。

  “骗子来电不可怕,听声不对把它挂,投资中奖发大财,骗子全套等你来,养生保健吹疗效,多是骗子把你泡,亲人来电不要慌,问了清楚把忙帮,自古骗子千千万,防骗宣传你要看。”为此次活动量身定制的原创小品《骗假不留》中朗朗上口的台词让居民们在捧腹之余纷纷“入戏”:“前两天我就接到了像这样的诈骗电话,说要给我退货赔偿,让我发送验证码来着!”“唉……我家里人也买了很多三无保健品,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带她来参加。”

  “硬道理”变成“家常话”

  “阳光普照着大地,迎着和煦的暖风,你与人民同在,共筑理想的家园。”当歌曲《民法典赞歌》优美的旋律响起,歌手深情的演绎,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温情。

  在接下来的演出里,小提琴独奏《红歌联奏》、歌曲《民法歌谣》《追寻》《和谐中国》、诗朗诵《民法典在我心中》、小品《上梁下梁》、滑稽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这些节目把法律“硬道理”变成社区“家常话”,让法律法规更接地气,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法典的重要意义。

  普法宣传融入融入再融入

  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孙宏江告诉记者:“接下来,省司法厅将凝心聚力,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把民法典宣传融入普法实践全过程,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融入基层依法治理,引导群众坚定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佟春光表示:“通过此次普法演出,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大家对法治文化建设的参与度,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未来也将继续通过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形式,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融入百姓生活,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演出结束之后,现场的工作人员通过发放民法典宣传单、现场讲解等形式,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学习民法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aaa2

社区居民观看文艺演出

  ·声音·

  不同年龄层观众找到共鸣点

  在场居民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对民法典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学生观众

  一位启工二校(金谷校区)的学生在活动结束后举手跟老师说:“原来书本上理论性强的法条,今天通过有趣的表演呈现出来,让我学到很多知识,回家我要写一篇作文,把我今天学到的法律知识都记下来。”

  中年观众

  更多地从演出中看到了与自身经历相呼应的内容。一位小学生家长感慨地说:“《上梁下梁》这段小品里关于家庭的故事让我明白,作为家长,言行一致不仅能够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这样的演出很有教育意义,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

  老年观众

  更注重的是演出中提到的法律常识。“我曾经因为不了解法律而吃了亏。通过看演出,我了解到了很多平时不太关注的法律规定,比如遗产继承和防诈骗的方法,这对我的日常生活非常有帮助。”一位上年纪的居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