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瞧这一家三代警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侯小林 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24-02-05 09:15

  邹佳益,大连南关岭监狱二级警长。每当穿上警服,他的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份自豪、一份荣耀。从警,这是一份坚定的选择,这份选择,是传承,是梦想,更是承载几代人的厚重情怀。

祖孙三代合影

祖孙三代合影

  一份选择

  几代人的执着坚守

  邹佳益出生在监狱警察家庭,家中的几代人都在监狱工作,他们一家人见证了监狱的发展变化。 

  从小到大,他曾无数次听姥爷讲起:1952年1月,太姥爷被委派到营口县商定组建劳改队,当时队部人员很少,住房是向村里临时借用的,夜间没有电灯,很多工作都在昏暗的油灯下开展……凭借一份忠诚,太姥爷带领其他7名干部在恶劣的条件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后来,监狱迁至现址,姥爷、爷爷这代人也参与到监狱初期建设中,他们同样把毕生心血倾注于监狱事业的发展。90岁高龄的爷爷有40多年的警龄,从警生涯让他坚信:人是可以改造的,只要方法对头,改造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如今,两鬓斑白的父亲也在从警路上默默耕耘了近40年,他用双脚丈量着监狱的平安,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虽然父亲今年就要退休了,但他仍坚守在监管一线,兢兢业业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几代人的执着与坚守在邹佳益心灵深处播下了一颗“藏蓝”的种子,2013年大学毕业的他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实现了他的愿望——成为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

  一份接续

  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

  从小耳濡目染,邹佳益对监狱工作及执法理念有了深刻的解读。在他心中,制度必须严格落实,该坚守的原则永远不能丢弃。一次次人数清点,他毫不含糊;服刑人员情绪的波动,他洞察入微;服刑人员考核奖惩,他依法依规……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工作中,他用真心关爱唤醒服刑人员良知,用耐心教育重塑服刑人员改造信心。

  邹佳益穿上警服的那一刻,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执法要有法度,也要有温度!”一份传承、一份嘱托让他铭记于心。服刑人员孙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且限制减刑,对改造生活充满悲观和排斥情绪。邹佳益注意观察该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点滴,适时找其谈话,让其重塑改造信心,发现其改造中有进步,及时给予鼓励。经过一整年悉心教育引导,孙某真正得到转化,全年无违纪发生。因分监区服刑人员教育转化效果突出,邹佳益被监狱评为“优秀分监区长”。

  一份情怀

  始终如一的实干担当

  随着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监狱逐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邹佳益被调到监狱科技规划科工作。但无论何种岗位,他始终秉持一份严谨的工作态度。

  监狱施工项目在安全要求上极其严格,且大多工期较紧,工作经常面临着施工项目多、人员少的实际困难,邹佳益经常早出晚归,基本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他每天早上七点前到达单位,清点核实进监院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施工。经常有施工人员笑他工作较真,他总是笑着解释道:“安全是大事,细心点儿终归是好事!”他经手的项目从未出现过差错,均安全完工。

  面对工作压力,他从不叫苦,也毫无抱怨。同事见面打招呼问他最多的话是,“你是上班还是下班?”孩子问他最多的话是,“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能送我去幼儿园?”他始终坚信“追随祖辈、父辈的脚步,为监狱事业不懈奋斗”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要体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中。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站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承载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邹佳益将这份传承融入到血液中、铭刻进灵魂里、落实在行动上,用青春和热血点亮“藏蓝”,谱写新一代监狱人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