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岫岩满族自治县雅河街道河北村村民付某在骑电动车上班途中,与当地村民姜某家受惊的马匹相撞,双方就赔偿事宜发生矛盾纠纷。
岫岩县司法局雅河司法所所长文需雁介入调解后,克服事发现场附近没有摄像头等困难,多次走访目击者,获取第一手证据材料,还原了现场真相,随后又找到河北村调解主任,采用迂回调解法,最终在文需雁和河北村工作人员的共同调解下,当事双方同意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在当地司法所和调解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河北村像这样的纠纷案件最终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村民矛盾纠纷调解现场
村民自治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河北村始终把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体系、机制、管理、服务、结果5个清清楚楚,人力、物力、财力3个保障实实在在,保证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学法守法,积极参加法治培训,利用村里的3个“村民评理说事点”,围绕“说、议、答、评”,通过开放说事、科学议事、及时答事、民主评事,推动村务公开工作落实,推进基层权利公开、公平、公正运行,不断提升村民自治和乡村社会治理能力。
在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同时,雅河司法所每年都到河北村广泛宣传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赡养继承、生态保护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相关技防设施齐全。
法治宣传到位带来实惠
近年来,河北村集体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法治文化广场,满足群众一站式服务要求。
“我们常年坚持聘请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利用‘村民评理说事点’、微信群、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名村干部表示,要在向村民深入宣传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同时,树立新时代的新风正气。
村妇联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宣传队,每月举行各类文艺法律宣传活动,场场都精彩。全村26个网格,30多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年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余件。
村里还成立了22人的义务联防队,在治安联防、民法典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防火防汛、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村连续十多年实现无村霸、无黄赌毒、无拐卖、无封建迷信活动,依规办事、依法办事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帮困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如果没有村里的帮助,我过不上这么好的生活。”刑满释放人员李某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2020年,刑满释放的李某回村后,房子没了,也找不到工作。就在他绝望时,村委会主动为他争取5万元资金帮助他建了房屋,并通过阳光基地,为他安排了工作。
浪子回头感恩社会,如今,李某已成为了种植能手,带动12户村民建大棚种香菇。
近年来,依托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乡土风情、产业特色,河北村落实惠农利民政策,投入资金200万元,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绿色蔬菜水果种植合作社,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同时举贤任能、招商引资,建立5个玉器加工厂、3个食品加工厂,村所在地人参谷景区被国家评为3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乡土风情旅游休闲经济产业带,带动了村民收入持续增加。目前,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1万元,河北村成为岫岩乡村振兴的“样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