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阳光洒在高悬的国徽上,铿锵的誓言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回响……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省法院开展代表委员见证司法护航“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放日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展示担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及有关部门同志近40人应邀见证宪法宣誓、听取汇报、参观交流,在监督履职中感受全省法院人服务“三年行动”的火热实践。
代表委员参观省法院审学研基地
铮铮誓言,筑牢理想信念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在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青监誓下,省法院院领导和今年新任职的中层领导干部、遴选入额的法官和新入职青年干警向宪法宣誓。
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仅是对宪法的尊崇,更是对守护公平正义的郑重承诺。
如何把铮铮誓言铭于肺腑、见诸行动?宣誓仪式上,郑青提出要求:永葆忠诚之心,站稳为民立场,强化责任担当,锻造法院铁军。“每年国家宪法日参加宣誓,都会让我想起第一次宣誓时的场景,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让我的内心始终充满力量。”省法院立案二庭庭长刘少方表示。
对于今年刚刚入职的邢一萌来说,满满的仪式感进一步增强了她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的意识,“我要努力做法治的践行者,乘借青年干部成长工程的东风,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法院人。”
宣誓,是承诺,更是警示。
“向宪法宣誓,这种仪式感会从内心强化对宪法和法律的忠诚,让法官铭记手中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源于人民的赋予,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绝不能用来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损害公众利益。”全国人大代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兼项目总设计师王向明认为。
一直以来,全省法院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坚定宪法自信、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全力做好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忠实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砥砺奋进,上台阶创一流
诉讼服务如何便民利民?“云审判”“云执行”是怎么回事?辽宁法院审判质效如何?
带着一个个问题,代表委员走进省法院诉讼服务综合楼。
在诉讼服务中心、互联网法庭,大家深入了解“一网统管、一号统办、一站式解决”的智慧诉服情况以及“云审判”“云执行”的实践应用。
“法院信息化建设大幅提高了办案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代表委员在参观时频频感叹。
“这是我第八次到省法院参观,每一次来都有新变化、新感受,特别是审学研基地的设立,对法院高素质人才建设和青年法官培养意义重大。”省人大代表、沈阳市第一二O中学教师颜佳琪对省法院着眼长远开展青年干部成长工程深表赞许。
在大数据中心,代表委员听取了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工作情况汇报并观看了审判质量管理平台应用和服务“三年行动”专题片。
“省法院专精实推进‘辽法服务三年行动30条司法措施’,特别是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1+7’专项活动,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求体现在每一件案件的办理中,切实提高了司法护企的精准度,让企业家对来辽投资兴业充满信心。”省政协委员、沈阳河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柯东月深有感触道。
“基层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高质量发展就要从基层抓起。‘强基工程’成为特色工作品牌,这是找准了辽宁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海城市西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冬梅十分关心法院强基工作。
据介绍,全省法院以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为工作主线,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提升审判质效、司法公信,全省法院主要审判质效指标连续7个季度稳步提升;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铁军为目标,增强队伍素质、司法能力,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新进步。
辽宁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