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审判专家“脱鞋下田”送良方——沈阳中院“下基层”业务指导活动接地气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曹佳 记者 关月 | 发布时间: 2023-10-19 13:52

  为深入推进强基工程,扎实推动沈阳两级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下基层”业务指导活动,分批次由沈阳中院审判业务专家、审判长到基层法院开展“点对点”初始案件质效提升专题培训。沈阳各基层法院分管领导及民事部类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等人员参加培训。

  每一处指导互动现场,“教官”倾囊相授,“学员”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一场场接地气的“实战课”赢得了基层法院的欢迎和好评。

  坚持问题导向,打通堵点难点。活动开展前,沈阳中院民一庭深入基层广泛调研,采用“脱鞋下田”的方式汇总基层法院需要破解的瓶颈问题,将解决问题作为培训主线,贯穿全部课程,切实找准定位、明确“靶心”。

  该庭带领“教官团”严格对标对表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文件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审判质效管理指标体系试点工作,推动基层法院进一步深化对审判工作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逐个法院检视分析影响审判质效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打通堵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的经验方法,切实将检视整改成效转化为推动民事审判工作提档升级的实际行动。

  坚持目标导向,提升审判质效。PPT演示、现场教学、讨论交流……业务指导活动目标明确,授课形式丰富,既包含理论知识,又结合司法实务,干货满满。

  “培训让我了解了民间借贷案件法律规定的变迁,我能更清晰、准确地适用相关法律条文,精准把握该类案件证据的审查标准。”新民市人民法院法官赵大飞告诉记者。

  据悉,此项活动紧紧围绕“提升初始案件质效”目标任务,以今年上半年发改案件的数据统计和原因分析为切入点,对基层法院民事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评,特别是对当前民事审判中出现的职业放贷人异形化、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雇佣与承揽关系不易认定等热点、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业务系统中关联案件、疑似放贷人等检索经验进行了分享,加快推动基层法院审判质效实现“双提升”。

  坚持效果导向,提升审判能力。活动坚持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开展精准化业务指导,力求实效、促提质效、取得成效。

  “教官团”的每位讲评人立足对接基层法院案件被发改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讲评、指导,既说明发改案件中的共性问题,又深入剖析个性问题,从裁判理念、审查要点、审理现状、处理办法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讲解,并对关键性问题进行交流式研讨,破除思维定式和惯性做法,有效提升基层法院法官的民事审判能力。

  坚持服务导向,践行司法为民。据介绍,此次“下基层”业务指导活动,认真落实“如我在诉”的司法服务精神,秉持“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强化树立把司法办案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意识。

  “教官团”紧盯基层需求,立足实战服务,就重点业务进行辅导,提出具体要求。如在推动基层法院不断加强诉源治理方面,传授以穿透性思维抓住双方矛盾争议的内核,实质性化解纠纷,避免程序空转;在加强基层法院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方面,讲解将人民群众最普遍的、朴素的正义观融入司法裁判中的方法,切实打消当事人误解;在加强调解技能方面,通过角色互换深入体验当事人心理,并在分享调解经验的基础上,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参训人员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详实、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对切实提升解决民事审判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看到同志们专心致志听课,争先恐后提问,特别是将我归纳、总结的审判技巧和方法用之于审判实践,快捷、高效地审结案件并向我求证、反馈时,我感到非常欣慰。”“教官团”成员、沈阳中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宋宁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