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高效执结了一起汽车租赁合同纠纷案,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从多个线索着手,向被执行人精准施压,助推案件快速执结。
因汽车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经平山区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刘某应分别于2022年6月与2023年2月依法给付申请执行人王某赔偿款。因刘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王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受理后,平山区法院第一时间向被执行人刘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相关法律文书,责令其限期主动履行赔偿义务。刘某却谎称自己名下无任何财产且生活来源都由其父母提供。
执行干警对刘某的财产情况逐一认真排查,发现刘某名下有一处房产和一辆汽车。执行干警立刻传唤刘某,要求其如实汇报名下房产和常驾车辆情况。
刘某被传唤到法院后,表示该车辆为贷款购买,因后续还款不及时还未过户到自己名下,车辆目前置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朋友家。询问期间,执行干警发现刘某心神不宁、闪烁其词,结合申请人王某提供的车辆线索,从而判断刘某此次很可能是驾驶该车而来。于是,执行干警立即到附近展开搜索,很快于距离平山区法院50米处发现此车辆,立即采取扣押处理。被执行人刘某承认其隐瞒该车辆存在的事实,但仍表示本人目前不具备还款能力。
见此情况,执行干警通过手机微信转账记录搜寻线索,发现刘某的微信账单中2022年进账总额达13万余元。
面对被执行人的多次狡辩,执行干警对刘某进行释法析理,阐明其行为属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已构成隐匿财产,涉嫌拒执罪,应予以司法拘留。刘某听后认识到此种行为的严重性,马上让其亲属送来全部执行案款并当场交付给了申请执行人。
申请人王某拿到执行款后十分激动,对执行干警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