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只需记住‘0412-2698415’这个总机号码,就可以随时将执行线索报给我们。”在日前举办的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110”启动仪式上,鞍山中院同步公开了接警电话。
鞍山中院今年推进执行运行机制改革以来,通过对执行工作“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打出系列组合拳,不断通过跨省执行、夜间执行等方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好信用惩戒和强制手段,努力让“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110”启动仪式
七夕和被执行人有个“约会”
8月22日,正值七夕佳节,鞍山中院执行局立山分局执行法官加班加点,与被执行人来了一场特殊的“约会”。
清晨4时,电话铃声响起,“喂,我是申请执行人王某,我找到被执行人了,你们快来。”15分钟后,4名执行干警出发前往灯塔市。
当天20时,执行干警在漆黑的小巷中认出被执行人韩某。23时,被执行人韩某被带回法院。
24时,经过执行法官耐心劝导,韩某当场给亲属打电话,凑齐钱款支付给申请人王某,本案在当天顺利执行完毕。
此案早先经执行法官线上、线下穷尽手段调查,确认被执行人韩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直至8月22日凌晨4时左右,申请人王某发现被执行人韩某在其父母家,第一时间拨打了“执行110”,提供线索。几名执行干警经过近15个小时的蹲守才与被执行人韩某见了面。立山执行分局干警在努力兑现胜诉人权益的同时,和被执行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七夕。
百公里外讨回探望权
“奶奶给你准备了见面红包和生日红包,只要奶奶活着,每年都要给你包红包。”
近日,海城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温情调解,多措并举,成功执行了一起探望权案件。
申请执行人李某与被执行人高某离婚,李某每月可以探望一次子女,每次探望4个小时,被执行人高某有协助义务。但是探望权一直未能得以行使。
李某向执行法官王博表示,已经3年多没有看见孩子了,“孩子奶奶年龄大了,非常想念孩子,法官您得帮我们尽快见到孩子啊。”经过多方调查,法官终于联系上了高某,但其已搬到100多公里之外的城市居住,且双方矛盾较深,高某拒绝申请人探望孩子。
王博在充分了解双方的意愿和顾虑后,从法理和情理出发,一方面,向高某转述孩子奶奶和孩子姐姐对孩子的思念之情,以亲情为突破口,主动提出可以到高某所在城市,由高某指定地点对孩子进行探望;另一方面,及时向被执行人高某释法明理,告知不履行生效文书确定的义务可能承担的不利后果。
最终在王博的努力下,李某在高某所在城市成功实现了探望。李某看见孩子后非常开心,并且在王博的提议下与孩子合影,留下了阔别3年多的第一张合照。
蹲点48小时跨省执结
“我是申请人刘某,被执行人现在在这儿上班,他的车也在这儿。”今年6月30日,申请执行人打来电话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在吉林一家食品有限公司上班,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也在那儿。
接到电话后,台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与吉林省德惠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联系沟通,德惠市法院执行局表示将大力配合。在执行法官阚丽娟的带领下,台安县法院干警驱车500多公里前往吉林。
到达后,阚丽娟部署行动计划,将干警分成3组:一组堵车,二组直接到财务室查询财产,三组直接到车间门口拘传被执行人。经过两天两夜的蹲点,7月6日7时许,干警们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车辆,3组干警第一时间赶赴计划地点。经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将工资以转入其弟弟名下及提取现金的形式逃避履行义务。
为了不打草惊蛇,干警让该公司工作人员以核对工资的名义喊来被执行人,与此同时,第三组人员已在车间门口等候。当被执行人走出车间,干警们当场将被执行人控制,并将其带到德惠市法院,对其进行释法说理。
被执行人了解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后,当场表示同意给付案款,并表示在今后生活中也会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