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向对口法院学习多元解纷机制,从物业纠纷入手,合理引导当事人采用诉前调解,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在近日召开的辽宁法院对口帮扶座谈会上,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法院革镇堡人民法庭庭长郭丹华表示,在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的对口帮扶下,革镇堡法庭的审判能力、管理水平和制度规范都得到显著提升。
革镇堡法庭的“显著提升”是全省法院落实基层联系点和对口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2021年以来,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强基导向,以提升初始案件质效为中心,启动实施强基工程。全省法院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省市两级法院对基础薄弱的基层法院及人民法庭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其中,省法院15位副院级领导与最薄弱的15个基层法院及14个人民法庭结对帮扶,并立下“军令状”,用3年时间确保帮扶对象“脱薄向强”。同时,省法院选取综合实力较强的15个基层法院“一对一”结对帮扶相对薄弱的15个基层法院,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强弱共进的工作格局。在对口帮扶中,双方通过日常沟通、视频会议、实地观摩等方式深入交流学习。在今年第一批新时代“五化”人民法庭建设和示范人民法庭创建中,有9个省法院联系点人民法庭达到基础设施标准化、法庭管理规范化、诉讼服务便民化、司法办案智能化、文化建设特色化“五化”标准。其中6个被评为示范法庭,基层联系点制度和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省法院重新确定了6个院领导联系点,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各方支持,积极帮助联系点解决难题,促进联系点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基工程走深走实。
辽宁法院强化基层基础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全省法院30家对口帮扶单位相关负责人在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法院参加座谈。其间,与会人员在浑南区法院和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进行现场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