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法院的调解员既有水平又有耐心,真是我们老百姓的贴心人。”谈起北票市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工作,北票市居民吕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北票市法院不断在强化诉源治理上下功夫,通过优选调解员、设立调解室、创新调解方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18名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
“我们结合北票市域矛盾特点,组建了退休法官驻院调解和选聘调解员驻庭调解两种模式的调解员队伍。”北票市法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2022年3月,北票市法院开展了退休法官返聘工作,将全国优秀法官周建平等5名具有多年审判经验的退休法官重新请进法院,组建了“退休法官调解室”,并于当年6月19日,同北票市司法局联合发布选聘调解员的公告,选聘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退休民警、社区主任等18名同志组成调解员队伍。
调解员们被分别分派到人民法庭、执行局、道路交通诉讼服务中心、信访调解中心和判后答疑中心等15间信息化调解室,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实现源头化解。驻台吉人民法庭人民调解员任国成就是其中一员。
“你太阳能在我家屋顶上你凭什么不挪?”
“挪太阳能是需要费用的,你给我出钱我就挪!”
原告张某与被告胡某为上下楼邻居,张某家的顶楼经常漏雨,维修房顶时需要将胡某的太阳能设备移动位置,双方故而发生矛盾。
承办法官与任国成了解情况后,多次带领有施工经验的工人前往楼顶现场勘查,并耐心地开展调解工作,最终成功打开了双方当事人心结,被告胡某第一时间将安装在原告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挪走,原告也及时来法院撤了诉。
注重培训提升调解水平
“调解员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案件能否顺利调解成功,因此我院非常重视调解员的素质能力建设。”北票市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调解员的素质和能力,该院通过邀请司法局工作人员、退休法官、诉讼服务中心主任、业务庭庭长等具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人员,结合相关案例,积极对调解员进行系统化、理论化、专业化培训或一对一帮扶指导,并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座谈交流等活动,使调解员能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一次,何某通过网络购物方式在王某处花费3120元购买某品牌减肥药后,发现该减肥药包装上缺少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信息,且存在产品执行标准与发布的不一致等情况,便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退货退款并进行10倍赔偿。
接到案件后,考虑案件当事人均在外地,马友营人民法庭调解员宝文慧在法官的指导下,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并耐心释法明理,同时联合当地工商部门解答相关专业问题。最终该案经过多方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由王某按5倍的货款数额赔偿何某。
创新调解方式提升办案质效
工作中,北票市法院还创新建立了“诉前调解+繁简分流”“诉前调解+人民法庭”“诉前调解+执行和解”等工作模式,使调解质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其中,“诉前调解+繁简分流”工作模式,即在保证诉前调解工作良性运转的同时,依托诉调对接中心开展案件速裁工作,对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根据诉前调解掌握的案情,对案件进行快慢分道,能快速审理的进入速裁程序,进而缩短办案时限,提升办案质效;案情复杂的,流转入相关业务庭室进行精审。
“诉前调解+人民法庭”模式,即依托派出法庭的人民调解室和诉讼服务站,以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为切入点,到乡村开展巡回调解、巡回审判,开展“法官赶大集”“村头话家常”等活动,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诉前调解+执行和解”模式,即将诉前调解外延扩大,在执行阶段设立人民调解室,对来院申请执行的案件,由特邀调解员进行接待,先行调解,并与快执团队配合协作,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或达成执行和解。
据悉,年初至今,北票市法院已诉前调解各类案件394件,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