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强基·看亮点

来源:辽宁长安网 | 发布时间: 2023-08-03 13:54

  我省共有基层法院110家,下辖人民法庭297个,处在全省法院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是人民群众参与司法、评价司法和感受公平正义的第一窗口。

  强基工程启动以来,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专精实”推动强基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形成一系列强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

11

盘山县人民法院吴家人民法庭在农忙时节成立“涉农法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东港市人民法院——

  家事审判护万家

  东港市人民法院抓强基层基础建设,法院建设取得新成效,发展迈上新台阶。 

  夯实党建基础,筑牢组织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前沿哨所”作用,打造党建品牌,形成“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的良性循环。深化“审学研”,培育人才骨干。打造“一把手”扛主责、院领导当先锋、一线法官打头阵、干警全员参与的研学格局,两年来连续中标省高级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创新工作机制,打造专业品牌。成立丹东地区首家家事专业化审判法庭,集中审理辖区全部家事案件;与公安、人保公司和保险行业协会开展合作,搭建全省法院首个道交一体化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平台。坚持能动司法,助力基层治理。构建“庭所共建”联动机制,推进矛盾纠纷诉源治理,主动前移法院服务关口。争取各方支持,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形成指导意见,服务产业发展。

  大石桥市人民法院——

  “云亭”服务不打烊

  2021年以来,在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石桥市人民法院把强基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成立强基工作领导小组,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工作。

  汇聚各方力量,推进强基工程。建立联系点制度,确保“五化”达标和“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优化法庭布局,提升司法为民水平。科学设置“接待、调解、审判、工作”4个功能区,在6个人民法庭增设“辽法云亭”, 一站式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完善管理机制,推动初始案件质效稳步提升。聚焦服务发展大局,因企施策提供司法服务。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坚持能动司法,小法庭发挥大作为。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南楼人民法庭与大石桥市司法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成立道交纠纷审判庭;官屯人民法庭探索“网格化+调解”纠纷非诉化解模式;沟沿人民法庭将网上立案、缴费,线上开庭、调解与传统的田间地头办案、调解相结合,打造一站式解纷新模式。

  凌海市人民法院——

  “一庭一品”特色足

  2021年以来,凌海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上级法院强基工作要求,全面推动法院基层基础建设高质量发展。

  倾力架起“五化”桥梁,一体推进示范创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全力打造“无诉村”,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深化诉源治理,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一体推进法治凌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大力打造特色法庭,个性服务乡村振兴。针对地域特点,全面开展“一庭一品牌”创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统筹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审限管理。靶向精准施策,开辟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主动延伸职能,建立涉企台账。

  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建立违规超审限案件专门台账,及时督办。聚力推广家事审判,坚守司法为民初心。

  坚持“柔情司法、调判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3+2+4”的家事审判模式,以推广家事审判为抓手,站稳人民立场,着力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提升法院形象,推进民生工程。

  建平县人民法院万寿人民法庭——

  立足“五化”树标杆

  2021年以来,建平县人民法院深入落实省高级人民法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部署,强力推进人民法庭建设,万寿人民法庭实现了从虚设到实有、由实有到“五化”的蝶变,并荣获全省法院“新时代示范人民法庭”荣誉称号。

  立足“五化标准”,建设一流基础设施。重新规划了线下线上立案功能、多元解纷功能、法治教育功能区。立足法庭职能,全力提升审判质效。大力推动审判力量下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诉讼服务、高效解纷、实质解纷、智慧法庭和法治教育功能。

  盘山县人民法院吴家人民法庭——

  移动服务“移动庭”

  盘山县人民法院按照省高级人民法院强基工程部署,在吴家人民法庭“五化”建设和示范创建过程中,坚持长谋划、短安排,专题研究、专项部署、专班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多元解纷,推进诉源治理。重前端,构建“1名调解员+1名书记员”的诉前调解新模式,打造多元解纷新格局。重合作,与辖区内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开展诉调对接,发挥多方参与新优势。重成效,在重点企业设立法律服务站,为企业开通“司法助企,绿色审判”专门通道,坚持每起案件都开展生产经营影响分析评估,对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判。

  葫芦岛市沙河营人民法庭——

  延伸服务到村屯

  2021年以来,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在沙河营人民法庭“五化”建设和示范创建过程中,聚合力、挖潜力、添动力、增效力,法庭建设取得新突破。

  夯实“硬件与软件”两个基础。升级基础设施,规范法庭管理,打造良好服务环境。加强“法院与属地”两方配合。在辖区内各乡镇街道设立“诉讼服务点”,构建“庭—所—村”联动的多元解纷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打造良好调解环境。强化“法官与企业”两向互动。妥善审理涉企案件,开展全程经营影响评估,打造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