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奋笔书写人民满意的“强基答卷”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评论员 | 发布时间: 2023-08-03 09:34

  高质量服务振兴发展从何处破题?提供人民满意的司法服务从何处破题?

  辽宁法院的选择是强基工程。

  人民群众是出题人和阅卷人,人民法院是答卷人。

  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是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根基。固本强基,当抓必抓。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辽宁法院破题的着眼点。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准确地说,强基工程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答卷历程,是解决为民司法急难愁盼问题的总钥匙,是推动初始案件质效提升、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之后明确提出“强基导向”。

  目标明确,方法正确:辽宁法院把强基工作作为一项由若干项目组成的系统工程、“一字号”工程来抓。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强基工程的辽宁实践在攻坚克难的改革中渐入佳境。

  爬坡何其艰,闯关何其难!

  答卷过程是艰辛的,更是坚定的。

  体系化谋化,项目化推进,“专精实”落实。“三大战役”次第打响:“深改革”坚持向改革要质效;“精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效;“强科技”坚持向科技要质效。

  目标越坚定,越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这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讲真话,破真题,动真格。面对难点堵点痛点,当面锣、对面鼓,不护短、不避讳,不讲成绩只讲问题,不讲难度只讲方法。

  在辽宁法院,新风扑面而来,正气、朝气、锐气昂然上升。

  这些“气势”就是我们的答卷。答卷指向在哪里?“人民满意”必须是标准答案。

  是目标,也是方向,答卷人要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标准”,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

  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用心、用力、用情。

  “人民满意”是一道终身考题,须常考常新。

  “破题”亦有基本路径——

  当厚植为民之本,积极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新需要。

  当坚持创新之道,大力推进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政策举措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司法难题。

  当大兴务实之风,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努力把思路化为成果、把蓝图变为现实。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靠实干。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课题,实干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今,强基工程已成为辽宁法院司法为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道风景线的背后,留下太多辽宁法院人实干的身影。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强基工程前行未半,还处在“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还有无数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去战胜,必须为之付出更为艰巨、更加艰苦的努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奋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强基答卷”,读懂“人民满意”里的星辰大海,辽宁法院人还需心怀国之大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昂首奋进新征程,接续奋斗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