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全省法院首次优秀司法建议评选活动入选名单“新鲜出炉”,15篇司法建议从1591件司法建议中脱颖而出。
司法建议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司法建议发出后的反馈情况如何?
“法官在审理套路贷、非法放贷、骗取贷款等相关案件中发现,一些黑恶势力犯罪分子插手、入侵金融放贷领域,我们通过对类案梳理,分析其原因及潜在风险,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风险提示,提出了6条具体建议。”省法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其中一份司法建议产生的背景。
这份司法建议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反馈,专门组织人员对司法建议进行了逐条研究,并围绕多个方面推出了相应举措。
同样,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二手车交易相关案件时发现,二手车交易因行业准入门槛低、信息不透明、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其与新车交易相比更易引发纠纷,该院主动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后,相继采取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制定统一标准合同文本等系列措施,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随着问题的改善,沈阳法院受理二手车辆买卖合同纠纷类案件数量持续下降,司法建议功能充分显效,真正实现了诉源治理与法院工作双赢。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截止到今年4月份,全省三级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591件。这些司法建议紧扣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涵盖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各部类,涉及营商环境、金融风险、特殊群体保护、环境资源、行政争议等多个领域,它们是辽宁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的生动缩影,也是辽宁法院努力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审理一案,治理一片”多赢效果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