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在夏意浓浓的7月,90名来自鞍山市两级法院的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开始了为期5天的庭审技能集训。为继续再探寻“开好庭”的奥秘,这些已经有一定从业经验的法官们,以“学员”的心态开启了从审判台回归到校园的访学之旅。
7月7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一期新型庭审方式专题培训班结业典礼如期举办,仪式上,双方院领导为表现突出的20名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鞍山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员额法官孙挺代表优秀学员上台发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一周的课程学习,我在理念和实践方面都受益匪浅。这次课程设置中既有顶尖法学专家讲授的理论课,也有一线办案人员讲授的实操课,还有和同事们交流切磋过程中的收获,都增强了我对鞍山两级法院在推行的庭审优质化工作的理解和主动使用、推动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做好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培训班就地成立班委和临时党支部,下设5个小组,由鞍山中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武继军担任班长,形成严明的纪律规范和管理细则,让这个因为特殊任务短暂聚合的“班级”生发出强大的凝聚力。每晚雷打不动的“课后90分钟”小组研讨,组员们围坐在一起就当天的学习内容谈体会、话收获,夯实所学,让问题不过夜。
7月10日,鞍山中院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全市两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员额法官及赴复旦参加培训的法官助理在各会场连线参加会议,听取第一期培训班开展情况的专题通报。
鞍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主持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学以致用,为庭审优质化增智赋能”的主旨讲话,要求全市两级法院一定要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新型审判理念,做到争点确定前不贸然开庭、不调查证据,无论是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都要审查与确定的争点事实有关的证据,努力实现一次庭审终结、一次诉讼终了。面对质效指标体系从“省考”迈向“国考”的全新挑战,对标对表新指标体系,以庭审优质化推动质效指标全方位提升,保持昂扬上进的势头,力求做到案件质量最优、效率最优、效果最优、司法获得感最优,推动庭审优质化再上新台阶,推动案件质效指标再攀新高峰,让培训成效在实践中充分显现。
据了解,第二期培训班将在8月如期举行,在这一个月的“后培训”期间,第一期优秀学员将参与庭审优质化示范观摩庭的教材录制、组织交流分享,以更高的政治自觉和职业自觉,投入到培训的学习思考与转化应用中,让专题培训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结业典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