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被告都是聋哑人,这是我从事审判工作28年来第一次用这么慢的语速开庭。怕讲得快了,手语老师不能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双方当事人。好在手语老师非常专业,确保了双方当事人表达的意思能够及时准确反馈给法庭。”日前,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依法调解了一起聋哑人民间借贷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承办法官胡善福深有感触地说。
原告侯某、被告刘某均系聋哑人,从2016年开始,刘某陆续向侯某借款共7万元。事后,侯某多次向刘某催要,刘某总以各种借口推脱。无奈,侯某诉至东洲区法院。
“如何了解侯某与刘某借贷过程?双方对借款的事实是否认可?还款的具体意见如何?怎样才能保障聋哑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为了消除当事人的紧张情绪和心理顾虑,保证庭审过程顺利有序进行,胡善福与法官助理郝晓慧做了充分的庭前准备工作,经多方了解和考察,聘请到了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资深手语老师董中阁,并事先将案件简要情况向董中阁做了介绍。
庭审中,胡善福少了往日的威严与庄重,多了亲切与温和,放缓语速耐心沟通,入情入理注重调解。经过胡善福耐心细致地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刘某将于2023年7月30日给付原告侯某欠款2万元。自2023年8月30日起每月偿还原告侯某1000元,至欠款还清为止。
一场“听得见”的庭审在手语老师董中阁的配合下顺利进行,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案件在暖心法官胡善福的主持调解下得到圆满解决。庭审后,原告侯某、被告刘某及原告姐姐都对胡善福及法庭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侯某深深地向胡善福鞠了一躬。
东洲区法院相关领导表示,残障人士作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有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的残障人士受限于身体原因,在辨别能力、语言能力上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在审理涉残障人士案件时,东洲区法院将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机制,尽可能地多为残障人士提供诉讼便利,让在无声无光世界中生活的人“听得见”庭审、“看得见”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