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千山区“钢锋义警”平安志愿者团队。
“我们为你送行”“一路走好”……2020年4月,原桓仁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华来派出所所长朱哨兵在辖区巡查防火工作时发现公路旁的秸秆、荒草和灌木着火,为防止火势蔓延,他手持铁锹奋勇扑救,被过往车辆撞伤,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在朱哨兵的追悼会上,自发前来送行的华来镇百姓有几百人,他们纷纷诉说着朱哨兵待人热忱、服务群众的事迹。李大娘一边流着泪一边说:“我们舍不得他……”
一切为民者,民向往之。百姓的泪水和不舍,正说明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丰富内涵。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在省委政法委的统筹下,全省政法机关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恪守为民情怀、躬身为民服务、坚持为民实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并在前进路上获得最广泛的民心支持。
把百姓放在心中
6月26日,“榜样力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弘扬政法英模精神报告会在省人民检察院报告厅举行。
东北“血肉长城第一人”黄显声、新中国普法第一人孙彦芳、审讯日本战犯的亲历者秦耀东、全国一级英模功臣王学发、百姓心中的“铁法官”谭彦,还有那位神秘的国安英雄……这些辽宁政法史上的英雄,通过视频进入观众的视野。
他们之中,有的已经牺牲,有的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们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或根植家乡土地,或奔走在祖国河山,用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忠诚担当,用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执着初心,用一心为民、永葆本色的朴实情怀,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人”字。
信仰坚定,随时准备向险而行、迎难而上的辽阳市公安局太子河分局局长张喆;将绝对忠诚融入血脉,用生命之火照亮战友前行之路的国安尖兵;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省监狱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李建国;捍卫正义,与黑恶势力正面交锋的鞍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李昕;心系人民,延续雷锋精神的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服务振兴发展,以法治力量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任延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牺牲在处警现场的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花园派出所民警吕赫光……7个先进,7段动人故事,80分钟的报告会为现场观众留下了悠长的心灵回响。
7个先进不仅仅是全省政法系统学习的榜样,也是全省政法人把百姓时刻放在心中的缩影。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全省政法人紧紧围绕一个“实”字,忠诚履职、爱岗敬业、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惩恶扬善、服务人民,时刻将百姓的平安幸福作为自己最殷切的希望。
百姓心中有杆秤
今年5月,沈阳市沈北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张林丽在一起交通肇事报捕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亦无前科劣迹,双方当事人也已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社会矛盾已经化解。该犯罪嫌疑人又在民营企业工作,于是从保护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张林丽决定此案宜作不批准逮捕处理。
犯罪嫌疑人的母亲王某了解此事后,专程跑来为张林丽送来了一面锦旗,她还拉着张林丽的手一边哭一边说:“丫头啊,你是阿姨见过的最有耐心、最有责任心的办案人了,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了!”
今年已经70多岁的杨奶奶找到沈阳市公安局浑南分局民警,并说明了自己的难处——杨奶奶和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伴儿住在儿子的房子里,杨奶奶想把老两口的户口落在儿子的房子上,作为房主,杨奶奶儿子需要到场签署同意书才能办理,但是儿子在深圳工作根本回不来。于是沈阳市公安局浑南分局网办中心马上联系了杨奶奶的儿子,在网上办理了落户申请。
办完户口的第二天,民警主动将户口簿送到杨奶奶家中,老两口拿到新户口簿后,翻了一遍又一遍,杨奶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百姓的眼泪,映射着全省政法队伍为民的一片丹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政法机关努力把教育整顿成效体现在服务保障振兴发展、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省法院系统通过着力提升诉讼服务质量水平,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诉讼服务;通过对接各类调解组织开展立案前多元解纷,减轻群众诉累;通过充分发挥移动微法院掌上功能,让“智慧法院”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治力量和司法温度。
全省检察机关出台了《全省检察机关开展“检察为民实事”意见》,持之以恒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切实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切实推动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各项措施在检察环节得到全面落实,结合“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活动开展公益诉讼问需工作,并加强对涉罪未成年服刑人员家庭的帮扶工作。
全省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聚焦影响严格公正执法的堵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制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难点问题,从优化政务服务、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执法行为、维护群众权益、推出惠民措施等方面,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省司法厅通过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推行便民利民有效举措、主动服务民营企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既解决人民群众在法治保障、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执法为民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又着眼长远、制定完善服务群众的制度机制。
一项项务实有力的创新举措,一张张“货真价实”的项目清单,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省政法机关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写下温暖的注脚,百姓也用心里那杆秤称出了每一名政法人的分量。
抚顺市启运社区居民邵素琴(前排左一)在当选“楼长”时接受聘书的场景。
用真心赢得民心
全省政法机关怀着真情干实事、拿出真心干好事、善用真招干成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赢得了群众心底的信任,也在前进路上获得最广泛的民心支持。
各项实事真正契合民意、造福群众,也充分调动出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得民心聚集,共建美好家园。
“一个人苦点累点不算啥,帮助群众爬坡过坎最重要。”这是鞍山市公安局千山分局汤岗子派出所教导员李华瑞常说的一句话。老百姓也称赞他是“百姓贴心人”。在李华瑞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队伍,并成立了“钢锋义警”。
7月23日10时,“钢锋义警”服务驿站揭牌仪式在李华瑞警务室门前隆重举行。揭牌仪式上,作为新加入的150名“钢锋义警”之一的曹欣万万没有想到,两个多月后,她能在一起盗窃案的侦破中起到关键作用。“应该是国庆节前一天傍晚,我和几名志愿者跟着李警官在小区巡逻完回家吃饭,看到26号楼楼头有个人影一闪而过,我悄悄跟过去一看,一个男的正在撬电动车,我赶紧给李警官打了电话。”曹欣回忆,此人被民警抓获后,被查出流窜作案20多起。
同样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一分子的,还有抚顺市东洲区新屯街道启运社区居民邵素琴。
抚顺市公安局东洲分局新屯派出所与新屯街道各社区为更好地开展各项基础工作,共同谋划、研究,综合分析辖区治安形势,结合辖区特点推出了“楼长”工作模式。在各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的努力下,255名“楼长”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邵素琴主动提出要求,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为民办实事的“好楼长”,“平时都是民警为我们服务,如今有这个机会,我也想成为为民服务的一分子。如果我能成为‘楼长’,我将关注自己本楼的动态,为居民服务,帮居民解难题……”
自从成为了“楼长”,楼道里就满是邵素琴热情的身影,而在辽宁大地上,怀揣为民之心的身影也时时可见,处处可赞。点滴小爱汇集成群众对政法工作的肯定和理解,民心也汇聚成民力,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来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