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阜新市公证处便民服务纪实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石健 文并摄 | 发布时间: 2016-11-16 10:08
公证进万家 服务“零距离”
 
  “真想早点知道自己能分到啥房子!”前不久,市民张先生早早地就来到了已经座无虚席的阜新市住建委大会议室,同样翘首企盼的还有来自各区的近千名居民代表,原来这是“阜新市2016年公租房分配大会”现场,同样一大早赶来这里的还有阜新市公证处的公证人员。冬日里,阜新市民感受到了来自阜新市公证处的温暖。
 
  阜新市公证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打造专业化、正规化队伍,拓宽工作思路,前移服务窗口,为百姓排忧解难,为经济振兴发展保驾护航,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证服务触角遍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公证人员接待群众咨询
 
  便民服务“零距离”
 
  为主动适应新形势,切实服务民生需求,阜新市公证处不再坐等证源,而是积极扭转思路,努力让公证“走出去”,深入政府、企业、社区、金融部门,开展送法上门活动,业务拓展工作迈出新步伐。
 
  在阜新市太平区煤海街道海隆社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这里,一脸愁容地向公证员说起自己的烦心事。老人有一儿两女,老伴儿已去世多年,现在和儿子一家三口共同生活。大女儿对自己照顾得挺多,生活条件还算不错。只是小女儿婚姻生活不太顺利,最近两年还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疾病。老人担心自己过世后小女儿生活无着,想把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留给小女儿,又怕小女儿精神不好无法继承。值班公证员耐心地为老人进行了解答,告知老人可以通过立遗嘱和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方式帮助小女儿顺利继承遗产。听闻此言老人总算放下了心中的焦虑,公证员为老人进行了公证预约,老人感激地说:“这下可解决了我的难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原来,阜新市公证处为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于8月份正式开展“公证进社区,服务零距离”活动。他们在全市43家社区设立了法律服务点,由处领导班子、全体公证员和部分公证员助理组成,轮流到与其建立联系的43家社区驻点值班,走进基层针对群众实际需要开展重点法律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向居民现场发放法律手册8000余份,现场接待百姓法律咨询达200余人次,预约办证30件,为社区部门提供法律建议3条。公证法律服务下基层制度的建立把公证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走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公证、信任公证、选择公证,切实满足百姓法律需求。
 
  在开展遗嘱、继承、赠与、委托、证据保全、现场监督、婚前财产约定、遗赠抚养协议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公证业务的同时,积极与不动产登记部门、法院、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公证宣传。
 
  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
 
  阜新市公证处主任赖桂秋告诉记者,他们主动与银行、法院等部门对接,以拓展金融公证业务为着力点,宣传公证知识,取得各大银行的认同,同建行、农行、邮储银行等达成协议,开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公证员深入到金融部门现场办公,做到优质高效、方便快捷,对公证的贷款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使银行可以在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下不经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而快速实现债权,充分发挥公证在保障资金安全、降低法律风险方面不可替代的监督保障作用。
 
  同时他们积极担当政府、企业法律顾问,主动探索家事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电子证据保全等公证服务新领域。
 
  “太感谢了!如果不是你们牺牲假期给我们办理公证,不知要耽误多少事啊!”当事人常某在阜新市公证处细河办事处办理公证时体会到假期办证便民举措时,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十一”国庆节期间,当大家都在家中休息时,阜新市公证处细河办事处却有几个忙碌的身影,原来是细河办事处的两名公证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细河办事处为当事人办理公证。
 
  近年来,面临传统业务萎缩的局面,阜新市公证处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千方百计从创新服务细节、提高公信力上做文章。他们把推行便民措施、践行优质服务作为重点,在坚持真实、合法原则的同时,把优化便民服务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和优化公证服务,采取绿色通道专项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节假日办证等便民措施,让每一个服务细节具体到位。
 
  阜新市公证处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发现,百姓在申办公证时,时常需要当事人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对于并非专业法律人员的当事人,很难提供出大量具有公信力的证明材料,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损失。
 
  为此,阜新市公证处积极探索研究,改变以证换证的服务模式,开启绿色服务通道——“你办公证,我找证据”,当事人在办理公证时,只需向公证人员提供基础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簿、房产所有权证、死亡证明等)及核实取证部门的相关线索,其余的无法开具的证明材料将由核实人员根据相关线索负责取证。公证人员不分寒暑,足迹遍及阜新市及周边地区各个单位、村镇。通过公证人员专业的法律工作经验,替当事人完成整个继承公证的证据收集环节,主动找证据,让群众少跑腿,当事人只需要在家中等候通知,就可轻松领取公证书,省去了当事人为开具证明的奔波之苦,有效解决其后顾之忧。
 
  平安建设的一支力量
 
  “我代表六家子管委会十七户村民感谢你们如此尽职尽责、热心的服务,是你们帮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四合镇六家子管委会白主任感激地说。今年6月,阜新市公证处仅用不到三天时间就为细河区四合镇六家子管委会十七家养殖户办理了回迁安置协议等公证事项20余件,赢得了细河区政府及六家子村回迁村民的赞誉。
 
  近年来,阜新市公证处在阜新市城区改造、企业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金融业务等事项中担当重要角色,大小工程现场处处留下了公证人员的身影。特别是通过参与全市的房屋回迁工作,阜新市公证处在回迁工作中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公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城区改造工作各个环节,公证人员通过与回迁户的沟通交流,消除他们在法律上的疑惑,百姓对他们细致规范的服务交口称赞。
 
  一进办证大厅,就看到整洁、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和着装整齐、忙忙碌碌的公证员,大厅内公开了执业公证员的姓名、照片及监督投诉电话,正中间设立了公证咨询台,每天有专人负责接待。为群众配备了饮用水、轮椅、花镜等便民设施和用品;为保证立遗嘱人真实意愿不受干扰,设立了两个配备了专业录像设备的遗嘱接待室;为孕妇、残疾人、老年人、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出证。为方便当事人,他们结合本地实际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小额财产领取及保管公证;切实加强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众排忧解难;联合阜新市残联在每年5月份助残月期间,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开展重阳节“公证助老月”活动,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特殊困难当事人做到应援尽援。
 
  在采访结束时,赖桂秋说,近年来阜新市公证处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恪守为民服务的理念,极力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服务窗口,开辟办理继承权公证的绿色通道,通过公证人员专业的法律工作经验,替当事人完成整个继承公证的证据收集,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也得到了当事人的肯定和好评。
 
  记者手记:
 
  正当记者要离开之际,当事人孙女士带着一面写有“尽心尽责、一心为民”的锦旗及感谢信送到了公证人员的手里,真切地表达了她对公证人员的感激之情。阜新市公证处全体人员以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得到百姓和社会的普遍认可:2007年被司法部及中国公证协会评为“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 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被辽宁省公证协会评为“省级优秀公证处”,2015年4月被阜新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有多个部门和先进个人受到上级部门表彰。
 
  一封封感谢信、一声声感激的话语、一面面锦旗、一张张荣誉证书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阜新市公证处全体公证人员将继续用行动践行优质服务的承诺,为社会、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